首頁 > 大觀服務> 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25第28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自閉畫家—吳承祐(Wu,Cheng-You)
自閉畫家—吳承祐(Wu,Cheng-You)
【一筆一期望.一畫一希望】
承祐一步步發掘繪畫潛能,就像一隻努力向前爬的小烏龜,慢慢畫出心中的光明,完成畫家夢。
                                              —吳承祐的媽媽楊麗華
    吳承祐2005年出生於屏東,畢業於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綜合職能科,現為自由畫家,一歲10個月時,被高雄長庚醫院診斷中重度「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從小身受自閉症所苦,成為以醫院為家——早療課程、治療的常客。
    母親楊麗華回首過去表示:「吳承祐6歲時,無師自通以原子筆描繪出生動的昆蟲,他對於線條的描繪、以及色彩的明亮飽和度很敏感,但很少有老師願意教導自閉症孩童繪畫。」
    最難能可貴的是:除家人不離不棄,母親楊麗華更是專職全心全力陪伴,讓吳承祐畫出一道光明,以原子筆和彩色筆創作,成為各項繪畫比賽的常勝軍,在教育部的支持,和屏東特教學校美術專業的陳俐如導師、朱薇諺老師的指導與鼓勵下,2022年於屏東勝利星村舉辦個人首展「畫中有話」,多幅畫作,已由民眾愛心義購,引起全台極大迴響。
    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引起亞洲各國對自閉症的探索,讓大家同理每位星星孩子不同的世界,也讓大家感同身受星星孩子,家人陪伴成長的艱辛歷程。
    吳承祐是典型的星星王子——自閉症成員,生長於各項早療匱乏的屏東偏鄉,特別感恩媽媽以及有美術專業老師——助一臂之力,讓他在無語世界中,遊走於「顏色宇宙」。
    因為生活,有顏色加入,讓吳承祐榮獲了一點點快樂,活出了一點點尊嚴。
    吳承祐沉浸在自己宇宙裡,玩顏色、享受玩色,使大膽繽紛的作品,因為豐富顏色變化,細膩地流露出藝術家的情緒、感情與想像。
    由是,繪畫是吳承祐的另一個生命,不但讓他得以表現自己的情緒想法,也透過調配顏色的視覺刺激,帶給他更多生活中的趣味,打開對外溝通的另一扇窗,他為更上一層樓,學習紙黏土、水彩、渲染、寫生、捏塑等全方位藝術,彩繪人生,畫出光明,見證「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愧為「自閉畫家」,從全球各界推薦3683位熱愛生命獎章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25年第28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尋找全球233個國家的生命鬥士
    人人打開生命枷鎖,人人生命無限寬廣。
    28年來,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承蒙國內外各界的支持與鼓勵,永續推動「全球熱愛生命運動」,以提倡:和自己好―熱愛自己的生命、和別人好―尊重別人的生命、和地球好―維護地球的生命。
    迄今我們共表揚橫跨七大洲、來自81個國家、481位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還有仁俠詩人鄭愁予、中國大陸廚師詩人宋成寶等16位全球熱愛生命文學創作獎得主,以及反毒英雄高肇良、浪子雞董吳世璿等41位希望獎章得主,並關懷守護菲律賓貧民窟骨癌天使瑪麗.多尼塔(Mary Donita Uy)等全球最弱勢的35萬多癌童—用愛抗癌.活出希望。
    承蒙 CNN、BBC、NHK、Yahoo、Youtube、Facebook、Baidu等新舊傳媒等認同與迴響,都以「生命諾貝爾獎」擴大報導分享。
    非常感恩:榮獲2001年第3屆國家公益獎章、2010年香港愛心獎章、2018年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章、2019年哥倫比亞國會第61項決議:頒發哥國國會最高褒揚勳章、2021年聯合國NGO組織頒發世界和諧傑出貢獻獎章、2022年中國大陸頒發中華慈孝文化獎章等肯定,藉此與全球各界分享、共勉、打拼。
    本會隨時歡迎全球各界推薦努力、愛心、勇敢、成就等生命勇士。(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推薦專線:886-2-29178770、傳真:886-2-29178768、地址:231新北市新店區明德路52號3樓、網址:http://www.ta.org.tw、e-mail:ta88ms17@gmail.com)。
認識自閉症
    自閉症實際上,並非後天因素導致的心理疾病,而是在嬰兒出生時,就會因腦部有無受損,而決定其是否會出現發展障礙,分為廣泛性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未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兒童崩解症等四大症狀。
  • 廣泛性自閉症:廣泛性自閉症通常在3歲之前就會發病,在行為表現上,患者會出現相當明顯的社交、及語言溝通障礙。而根據嚴重程度,廣泛性自閉症又可細分為「高功能型自閉症」、「低功能型自閉症」。
  • 亞斯伯格症: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商,多數在平均值以上,他們經常在感興趣的領域,特別深入研究和探索,而雖然在語言表達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由於他們經常執著於特定事物,缺乏觀察他人的能力,因此在社交方面仍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此外,高功能自閉症患者,有早期語言發展遲緩的情形,而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早期語言發展,則未有遲緩情形,因此藉由此病徵,我們也可以更清楚地區分出——與亞斯伯格症十分相像的高功能型自閉症。
  • 未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未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又稱「非典型自閉症」,當患者缺少了某些指標性的自閉症特徵,導致無法被明確診斷為廣泛性自閉症時,就會被歸類於未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的光譜中。
  • 兒童崩解症:兒童崩解症的症狀與其他自閉症不同,在經常被發現有自閉症傾向的3-4歲之間,孩童的發展狀況通常是正常的,但之後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在語言表達上,孩子的成長將出現雪崩式的衰退。此種情況會持續到10歲左右,一直到社交和語言能力全部喪失為止。
    自閉症的國際平均盛行率,已達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一,大約10,000人之中就有100個人患有自閉症,而其中男性發病率,又女性來得更高,男女發病比例接近3:1。
    2024年,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數據統計,自閉症總共有20,656人患者,男性患者17,705人,女性患者2,951人,此外,輕度自閉症者有15,526人。
    這意味著,輕度自閉症者可能需要的支持、和介入程度較低,但仍然需要適當的資源、和服務,來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畫畫是情緒的出口
    吳承祐2005年出生於屏東,由於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從出生時期開始,在發展上便與一般嬰兒不同,如人際關係障礙、溝通能力障礙、侷限且重複性動作等原因,被高雄長庚醫院診斷中重度「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吳承祐先天有過動特質,也因為藥物關係,常會以走動方式,探索周遭的環境,但唯獨繪畫,卻能讓他安坐於室,安靜、細心地創作。
    當時吳承祐的媽媽楊麗華,發現兒子對於線條的描繪、以及色彩的明亮飽和度很敏感,卻也因為城鄉差距過大,多數老師不願意教導自閉症孩童繪畫。
    吳承祐的畫作,讓人覺得他有顆細膩的心,觀察環境的變化,將喜歡的人事物事躍然於紙上,用他自己獨特的繪畫方式,呈現畫中有話,在老師的鼓勵與指導下,國中陸續參加校內外比賽,屢獲佳績。
開啟與世界的對話窗
    升到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綜合職能科,吳承祐在美術專業的陳俐如導師、朱薇諺老師指導下,精進繪畫技法之於,也自由發揮慢慢發展出自我風格,讓老師都驚喜不已。
    陳俐如導師指出:「吳承祐常以原子筆、及彩色筆模仿創作卡通人物,從中反映出,自己喜愛的角色風格與形象。」
    朱薇諺老師表示:「看吳承祐的畫,會跟著沉浸在他的世界裡,感受到他單純直觀的創作色感、與奇妙視角,而每一幅畫作,也都可以看見他的努力與進步。」
    2023年,在教育部學產補助計畫合作下,兩位老師鼓勵吳承祐舉辦畫展,其中精選38幅作品,涵蓋水彩、彩色筆、碳筆、蠟筆、油畫棒等創作,於屏東勝利星村第一次舉辦個人首展《畫中有話》。
    展出作品中,有16幅人像和動物繪製,對象包含校長、老師、同學、同學家長、校狗,期許藉由此展覽,讓吳承祐能有向社會大眾展現自我的機會,也讓更多人認識自閉症孩子,在藝術的不分文化中,一同擁抱多元美感。
    吳承祐的媽媽楊麗華指出:「對吳承祐來說,對外展覽便代表自己的作品,有人欣賞;而上台發言,更能讓他意識到,有人在聽自己說話,從而建立起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連結,這個社會或許就能少一點誤會歧視。」
    而吳承祐的媽媽楊麗華,想起先前的新聞,一位母親帶著自閉症孩子出門,卻被路人大罵沒教養,說孩子有自閉症就不要帶出來。「其實泛自閉症孩子,才更需要帶出門!他有接觸這個世界,才能一點一點,與我們增加溝通。」
大家都為吳承祐分享按讚
  • 2022年,於屏東勝利星村舉辦「畫中有話」個展。
  • 2022年,榮獲「教育部學產基金補助學校培訓具特殊專長弱勢學生計畫」。
  • 2022年,榮獲「第11屆全國心智障礙者才藝大賽—平面繪畫組」佳作。
  • 2021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第二屆特殊需求者愛牙護齒保健康繪畫比賽」佳作。
  • 2021年,「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110學年度十周年校慶繪畫比賽自由創作組」第一名。
  • 2020年,「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109學年度校園關懷動物生命教育校犬慶生系列活動—校犬生日賀卡競賽」特優。
  • 2020年,「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109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系列活動—繪畫組」特優。
  • 2018年,「屏東縣107年度第六屆阿猴城星光才藝競賽國中身障啟智類—面類」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