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觀服務> 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21第24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澳籍尼日農學達人—托尼•芮納多(Tony Rinaudo)
澳籍尼日農學達人—托尼·芮納多(Tony Rinaudo)
【拯救地球·種出希望】
夢想也許在他人眼裡有些笨拙,但我願意為了他傾盡一切
【拯救地球·種出希望】
夢想也許在他人眼裡有些笨拙,但我願意為了他傾盡一切
—托尼•芮納多
讓2億多棵樹的「地下森林」活回來
祖籍澳洲農學家托尼•芮納多,畢業於英格蘭大學農村科學系。1981年舉家搬遷到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非洲尼日,開展他的造林計畫。
托尼在這片旱災頻仍的國家,辛勤植樹兩年,但他仍一無所獲…而這一項造林計畫,失敗的原因,不外乎與當地不利的環境條件有關。
在這項造林計畫,幾乎快要化為泡沫,托尼憑藉基督信仰及童年渴望改變世界的心堅持下去,最終讓他發掘出「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FMNR),讓非洲貧脊之地能夠再生。
這項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不需要拼命植樹,更不用花費好幾百萬美元的預算,解決的方法就在大地本身—大自然會自行療癒,只需人類停止殘害!
在地表上,地上的樹木看似荒蕪,但被砍伐後的根系,仍然存活在地底下,宛如「地下森林」,把這項天然資源再生的技術,推廣到非洲每個農村後,人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讓土地有適度的喘息空間與略為修剪即可。
托尼始終堅持—把拯救地球的夢想化為行動,遠赴非洲收復荒地,1984年推動「種樹換糧食計畫」—每個接受糧食援助的家庭,必須在自己的土地再生、養護每公頃至少40棵樹,當時尼日有100多個村莊響應,第一次植樹造林,讓50多萬棵樹重生,同時也帶來了穀物大豐收。
托尼推動「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逐漸生根茁壯,帶動尼日450萬農民的總收入,每年增加9億美元,感動尼日,轟動非洲。
托尼為「世界展望·實踐大愛」,在世界展望會全力支持下,2004年在衣索比亞取得重大突破,大家一起以「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號召全國各界搶救1500萬公頃的沙漠退化土地。
還記得2012年戰勝飢荒國際組織,托尼的「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脫穎而出,榮獲聯合國、非洲各國、非政府組織等列為執行方案,大家一起見證「種樹救地球·種樹救人類」。
由是,托尼39年如一日,跨國傳愛、與樹木為友·與農民為伴,種出希望,把「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FMNR)的愛傳出去,讓非洲超過500萬公頃地下森林,恢復生機,讓2億多棵樹重新活回來,收復荒地,種成良田,使非洲人民得以溫飽,孩子能夠就學,榮獲瑞典「另類諾貝爾獎」(The Right Livelihood Award),不愧為「澳籍尼日農學達人」。
本會隨時歡迎全球各界推薦努力、愛心、勇敢、成就等生命勇士。(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推薦專線:02-29178770、傳真:02-29178768、地址:231新北市新店區明德路52號3樓、網址:http://www.ta.org.tw、e-mail:ta88ms17@gmail.com)。
把拯救地球的夢想化為行動
孩提時期,托尼的雙親,每星期都會駕車帶他和手足,造訪住在旺加拉塔鄉村城市的祖父。每趟旅途中,托尼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道路兩側北部低矮山丘上的茂密灌木叢、山谷中的農田和南部樹木繁茂的山坡。
每當通過比奇沃思這條分歧路,令人感傷的景象,即在眼前出現—裸露的山丘。托尼不明白早期的居住者,為何將土地上每顆樹清除? 所有眼前看見的事物,都揭示著人類與大自然的長久爭奪戰,尤其是被消滅的樹木。不論是現代的公海開採石油,還是推土機砍伐亞馬遜熱帶雨林,這一切都顯示出—人類無止盡的需求,以及對大自然的貪婪…
托尼生長在菸草種植區,過去他一直驚訝:人類長久以來一直使用有毒化學物,不僅汙染作物、水源,甚至這些被毒汙染的土壤,還危害到人們本身。
對於孩子們,他們尤其無辜,出生在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每晚都要空肚,帶著挨餓入睡。
托尼對於這樣不公的事,感到忿忿不平,他想做些事,來改變這樣的情況。
托尼夢想著一個對人們、環境友善的世界。雖然,托尼對於改變世界已使出渾身解數,但成效卻微乎其微,有時難免後繼無力,只能不斷向上帝禱告,希望祂能引領他—為世界做出改變。
托尼的父親是一名機械師兼商人,從事農業機械的銷售與服務。每當爸爸出外修理機械時,托尼總是喜歡與爸爸同行。
一日爸爸拜訪,一位圖書館清倉大拍賣的朋友。在這個朋友的煙棚中,有一堆他擱置的書,托尼因為非常喜歡書籍,所以往前靠近。當托尼翻閱書籍時,有兩本書引起了他的興趣,一本是我種樹(I Planted Trees),而另一本叫做征服撒哈拉沙漠(Sahara Conquest )。
這兩本著作,都是由一位英國殖民時,服務林務官理查德·聖·芭比·貝克撰寫。他是一位國際運動倡導家,致力保護原始森林以及樹木的持續管理和利用。該書,源於他對樹木的熱愛以及信念,貝克是一個會反思、記取歷史教訓的人。他預測未來,如果人們繼續濫砍濫伐,將會導致災難降臨。
貝克93歲逝世,他的論點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認同,他是一個少見的激勵家。他所做的,都是出於信念的堅持。
但是他的大膽、古怪、權威和純粹的卓見,卻讓他給總統、國王、技術官僚和部落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
托尼閱讀貝克著作,同時他感到安慰,起碼世界上還有不少先知先覺者,在關心大自然,同時以貝克的榜樣和號召,致力有意義的事。托尼也因此了解到森林砍伐,並不是進步的必然過程。
托尼認為透過前人腳步,我們也能做一些事情,來對抗環境破壞,同時提供保護和生產的平衡方法。
托尼考慮到生態平衡,高中畢業後,便進入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新英格蘭大學學習農業。大學時,托尼遇見了現在的太太麗茲。畢業後,他們便結婚,也加入國際基督教組織(Serving in Mission)。
遠赴非洲收復荒地
1980年,托尼夫妻帶著6個月大的兒子班傑明,搬到非洲尼日。在那裏,托尼管理一群員工,負責實施制止荒漠化的工作—植樹。
身為剛畢業的新鮮人,托尼被眼前的情況驚嚇—這裡正瀕臨生態崩潰的邊緣,幾乎無法維持生命。
過去幾十年,隨著人口增加,人類開墾更多土地種植,同時,人們也會販售柴火,來賺取收入,維持生活,以至於森林消失。
這些不僅導致廣泛的土地退化,以及土地荒漠化,甚至也帶來了多重毀滅性的結果。
在這裡每小時有超過60公里的風速,掃過貧脊的土地,新興農作物被噴砂掩埋或吹走,使乾旱的頻率和嚴重性增加,農作物經常歉收。
當地幾乎沒有可餵養牲畜的食物,甚至蟲鳥、蜥蜴、蜘蛛等動物的棲息地,都越來越少,害蟲相對增加,農作物損失、破壞更甚。
婦女、兒童需要長途跋涉尋找薪柴,有時他們也會在田裡,尋找稻草和肥料,這也進一步消耗了土壤的肥沃力。
農夫能在土地上種植的東西有限,他們別無選擇,只能一步步走向貧窮…種種的情況,對托尼來說相當棘手,他苦於無從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
托尼是當地的常駐專家,他竭盡全力,投入解決這些問題。托尼推斷森林的砍伐,是人們必須正視的最根本問題,而植樹造林,是解決的最好方案。
托尼投入了所有,他廣泛閱讀、諮詢所有相關經驗人士,參與所有可行的項目。
他嘗試了不同的技術—引進外來物種、種植本土物種、在下雨前播種、社區培育所、私人培育所等,但卻沒有合適性、經濟性的解決方法。
所有80~90%的樹苗,在種植的第一年,幾乎全數死亡……更糟糕的是,那些托尼和團隊關心的居民,並不在乎他們所做的一切。
事實上,當地人甚至稱呼托尼,是瘋狂白人農夫。他們認為一個正常的人類,不會在有價值的土地上植樹,質疑托尼看不出來居民要的是食物和經濟作物…
托尼的努力,猶如用掃帚和鏟子將撒哈拉沙漠的沙子堆回去一樣,徒勞無功…若繼續使用以前的常規造林方法,托尼知道他永遠無法解決巨大的荒漠化問題,也將影響人類的生存。
就像是個失敗者一樣,托尼當時準備要放棄、離開,但內心深處卻一直告訴他:「我注定要在這裡」。托尼相信上帝的美意—要將好的事物帶給地上的人們。
他也堅信上帝會回應他的禱告,他祈求上帝赦免人類破壞造物主所賜予的美好創造。因為這一系列的破壞,人類終將會自食惡果—飢餓、貧困、害怕。
托尼禱告上帝:「神是愛我們的,祈求上帝幫助我們、引導方向。」
上帝的啟示與回應
兩年半後的某日,托尼在駕駛的中途停車,為了減少輪胎壓力—防止陷入鬆散的沙子中。當他看到幾近荒涼裸露的景象時,他心想,使用常規的植樹造林方法,永遠無法完成這項工作。
這將耗費百萬美元植樹、數年時間,甚至可能全樹覆沒。此時,路旁的灌木叢,引起了托尼的注意。
過去,托尼總是急忙於種樹,但是今天,他卻意識到身旁的事物。
在托尼既有的印象裡,灌木叢只是荒漠灌木叢或雜草,但是當托尼更深入 細看這個植物葉子的形狀,他發現這顯然不是灌木叢,而是一棵被砍倒的樹,在樹樁上重新發芽。
在這個看似貧瘠的景觀中,有一片廣闊的地下森林,由被砍伐的樹木,重新發芽的活樹樁組成。
每次乾季,灌木叢會長到1~2米高,只有當農夫需要耕種時,才會砍伐這些高聳的灌木叢。托尼看懂這些被誤以為是灌木叢的地下森林,所有一切似乎有了轉機。
托尼知道這裡,一定有數百萬棵這樣的「地下森林」,散佈在這片景觀的每個角落。於是,托尼決定要走訪沙哈拉沙漠。
托尼認為這裡的問題,已經不是考慮預算、或是糾結該用甚麼技術解決,而是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一直以來錯誤的信念、消極的態度和對於樹木與環境的破壞性。
因為人們的破壞性行動,使環境屈服,那麼人們必須採取行動,來恢復樹木。
事實上這些能恢復環境的樹木,早已存在,但是它們一直在地下,未被發現。
托尼認為如果他可以說服個人和社區,這項行動符合最大利益,並且他們的孩子將會有更好的未來,那麼其餘的一切,相對容易實行,因為所有需要重新造林的條件,已經存在地下。
自然界的再生魔法
1983年,托尼在10個村莊,找了10位農夫志工,這些農夫同意在自己的農田角落,實施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FMNR)。
即使只有實施幾個月,但顯然這項技術是可行的。
這項技術是一種低成本,可持續的土地恢復技術,成功率極高,不必像以往在育苗室繁殖種苗,再運到種植地,然後種植、保護它們,接著還要面對付出所有努力後,多數移植幼苗還是死亡的問題。
有了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幼苗有百分之百的存活率,但是漸漸地,出現了一些人打亂了這項計畫…
有些人為了要生火煮飯,會剪斷、偷取這些幼樹枝幹,甚至一些人,直接連同老樹一起偷盜。
反對者大有人在,因為他們認為保護新樹芽違反傳統風俗,而那些參與試驗計劃的農夫,也因此受到嘲笑。
托尼堅信這個計畫會成功,但是1983年時,恰巧當地發生了災難,這些志願者們灰心喪氣,當然這個計劃,也只能宣告失敗。
1983年,雨季時的雨量不豐沛,造成收成差,成千上萬的尼日和薩赫爾地區的人民遭受飢餓、流離失所。
1984年初期,當地發生嚴重的食物短缺,導致飢荒,居民飽受飢餓之苦,甚至有些人因而離開家園。
再一次,托尼陷入掙扎,他深深覺得這一切,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得範圍…
一開始托尼要擔心沒有購買穀物的資金,更要面對買不到的窘境,因為當地沒有政府授權分發食物,這造成了很大的及時救助障礙。
上帝的二次啟示與回應
隨著時間流逝,人們開始在托尼家中紮營,期望得到幫助,這給當時住在大院的人和托尼造成了巨大壓力。
一天早晨,當托尼正吃著早餐時,他的淚水開始湧起,喉嚨裡結成團塊一樣,他低頭看著敞開的聖經,讀歷代志20章15節: 耶和華對你們說的是:「不要因為這支龐大的軍隊而害怕或灰心,因為戰鬥不是你的,而是神的。」
托尼不知道什麼時候或該如何推動,但他知道上帝將要有奇妙作為。
大約兩週後,這些試圖阻止托尼的人死亡了,更加奇妙的是:糧食在市場和政府糧食儲備中,都可以買到了!
12個月後,托尼獲得了50萬的美金收入、購買和分發1800頓穀物,為5萬多人提供協助。
托尼的團隊,制定了一項以工換糧計劃,其中包括要求每個接受糧食援助的家庭,必須在自己的土地上再生、養護每公頃至少40棵樹木。
一開始大部分的農民不是很願意,但也只能勉強同意。
由於植樹造林成本低、速度快,加上這次計畫有100個村莊的家庭參與,植樹造林約50萬棵。
終於,他們有了恢復尼日退化景觀的可行方法,但是,事情並非總是按照計劃進行。
1984年的雨季雨量豐沛,農民有了好的穀物收成。
9月開始收成食物時,托尼團隊停止了糧食援助,同時,繼續強調樹木的重要性,並鼓勵農民,繼續推動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
當托尼團隊停止分發食物,農民就砍伐了75%的再生樹木!
因為他們認為不再需要依靠托尼團隊生存,可以回到原來的生活。只有25%的農民願意繼續這項計畫,因為他們看到植樹,並不會降低作物產量,而是帶來豐收。
他們也漸漸了解種樹的好處—能獲取薪柴、降低風速和溫度,樹蔭休息,甚至再生的樹種生長時,還能提供野生果子、傳統藥物。
接下來的20年,在這批農民中,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在逐漸擴及到尼日的其他地區。
托尼管理的項目,促進了交流訪問,使農民、林務員、和平隊志願者和其他組織,親眼看見這項計畫內容。
托尼團隊派遣農民、工作人員到其他地區,以一週的時間與社區,一起度過並在那裡講授—讓「地下森林」重新活回來的方法。
那段時間,托尼雖然知道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受到歡迎,甚至在本地地區口耳相傳極為熱烈,但托尼尚未收到尼日其他地區的響應。
500萬公頃荒地變森林
托尼和家人於1999年離開尼日,加入了澳洲世界展望會。
托尼經常在想,這些努力是否會產生影響?直到2004年,托尼才有機會再次回到尼日。
旅途上,托尼拜會荷蘭弗里耶大學的人類地理學家克里斯·賴伊。克里斯定期訪問西非已有30年,記錄了農業創新的變化和採用情況。
當年早些時候,克里斯進行了一次越野公路旅行,驚訝地看到了植樹造林的程度。
後來,他通過與美國地質調查局合作驗證了他的發現—通過衛星圖像,他發現了因為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在尼日大約有500萬公頃的荒地變森林,平均樹木密度為每公頃40棵樹,相當於大約2億棵樹重現生機!
托尼感到驚訝和激動,因為在在1980年代初期,尼日平均樹木密度,僅為每公頃四棵樹。
當時,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要通過植樹恢復樹木的覆蓋,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托尼認為自己和團隊在計畫中,擔任了催化作用,而成功關鍵—在某些地區,農民會根據自己的觀察結果,設計並採用了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以應對不斷惡化的農業條件。
荷蘭人類地球學家克里斯認為:尼日首都尼阿美和周邊城市,因推動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成功,整個薩赫爾地區發生最大的正向環境變化。
由於農場樹木覆蓋率的提高,平均農作物產量翻了一倍,尼日實行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農民每年增加了50萬噸糧食,足以養活250萬人。
從表面上看,這個計畫對農民似乎沒有好處—樹木佔用了可以種植農作物的空間,如何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增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較低的溫度、風速和蒸發量,以及更高的土壤肥力,更多昆蟲捕食者,在樹木中尋找棲息地,並躲避害蟲。
自那以後,托尼研究了兩種本地樹種,它們的根係,從土壤表層以下深處吸水,並通過一年生作物根部觸及的淺根,來釋放水分。
隨著樹木覆蓋率提高,牲畜飼料供應量增加,牲畜更健康,乾旱期間死亡數目減少。
越來越多可食用野果、堅果和樹木的回饋,讓人們獲得了更多食物和更多營養食品。
有了這些樹木,農民隨時有可以出售的常備資源,因此人們在遭受災難時,變得更有韌性。
由於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450萬農民的總收入,每年增加9億美元,農民的收入增加,婦女花更少的時間去收集薪柴,更多的孩子可以就學。
世界展望·實踐大愛
世界展望會分布100多個國家、地區,而多數國家、地區中,兒童和社區都因為森林砍伐,而受到負面影響。
托尼知道世界展望會,是致力於兒童福祉的專業發展組織,對於傳播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一如往常,在剛開始的幾年裡,托尼的計畫,總是無法如預期進行。
托尼意識到,自己需要學習大型組織的運作方式,還需要實行變革、多聽取意見,並成為更好的團隊合作者。
一直以來,托尼只看到了未來的機會,但卻始終無法解決。
即使托尼的激情,在內心燃燒,但他也經歷了一段深深的沮喪和靈魂的尋找。
托尼與世界展望會援外辦事處合作,進行教學、倡導,建立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項目,並在各個國家進行跟進。
2004年,在衣索比亞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洪堡社區管理的植樹造林項目。
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改變相當巨大,連衣索比亞政府也注意到。
在原始森林剩下不到4%的情況下,政府接受了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有鑑於洪堡社區獲得的成效,政府承諾搶救1500萬公頃的退化土地。
通過世界展望會,托尼在伊索比亞提格雷州首府默克萊,組織了一個研討會。
在八個月內,世界展望會、地區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組織,實地考察、培訓、示範區和學校計劃。
多年來,提格雷州是托尼唯一知道,有將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納入其年度計劃和預算的地方政府。
在尼日,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主要通過口耳相傳;在衣索比亞,農民和專業人員,正在村莊推廣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的利益,並向教育者、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員等相關人員推廣。
托尼的同事羅伯特·弗朗西斯,看到了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的簡單性和高影響力,也看到了托尼如何努力,將信息更快地傳播給更多人。
因此羅伯構思了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的網頁,旨在進行宣傳和籌款,並支持該領域的工作。
由於這個網頁,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更快速地傳遞開來,更多人一同支持這項計畫,進行項目評估、在線培訓課程和製作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冊,籌集資金並將信息傳播給公眾。
2012年的戰勝飢荒會議,使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脫穎而出,讓這個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並得以進行相關益處的研究。
之後的戰勝飢荒會議後,從2015年到2019年,分別在馬拉威的利隆圭和馬里巴馬科舉行。
戰勝飢荒會議,深獲全球各界認可及支持,為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推廣的新方法,奠定了基礎,同時吸引了其它有關單位的參與。
如果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能在20年內,讓尼日成為一個從基層到政府都參與的運動,那麼在這500萬公頃的地下森林重新活回來的見證,所有相關者—政府決策者和推廣服務、民間社會、非政府組織、基於信仰的組織、聯合國機構、捐助者,都能從中得到大幅的啟示與改變。
技術面上,托尼認為沒有一個國家,不能在五年內,達到500萬公頃的重新綠化率。
托尼對於能在許多國家講授、推廣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的故事,倍感榮幸!
當人們第一次理解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的意義時,通常會通過跳舞、鼓掌、唱歌和笑聲,表達歡樂。而後續造訪這些實行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的社區,這又是一項令人愉快地經歷。
通過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社區見證了景觀的轉變,從退化的無產狀態,到成為健康的景觀、有生產力等。
那些曾經背負沉重壓力,生活在不確定性和對未來感到恐懼的人,或是氣候變化和貧困下的受害人,藉著外國援助、專業知識及善意,有了能力決定自己的未來。
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1億,比今天增加34%,幾乎所有人口增長,都將發生在貧窮落後的國家。
在農地退化流失、氣候變遷,導致產區邊緣化、耕作困難、生物多樣性喪失時,糧食產量至少需要增加70%,如果人類要養活世界,擁有生活質量,那麼我們必須與自然協調。
人類破壞自然的速度,令人屏息!
從電鋸取代斧頭、卡車取代驢車… 過去幾個世紀中,日新月異。
儘管如此,托尼仍抱持希望,因為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對於複雜、棘手、長期存在的問題,是簡單、低成本和快速的解決方案。
信望愛的叮嚀
最後,托尼分享了一些信望愛的叮嚀:
托尼在這片旱災頻仍的國家,辛勤植樹兩年,但他仍一無所獲…而這一項造林計畫,失敗的原因,不外乎與當地不利的環境條件有關。
在這項造林計畫,幾乎快要化為泡沫,托尼憑藉基督信仰及童年渴望改變世界的心堅持下去,最終讓他發掘出「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FMNR),讓非洲貧脊之地能夠再生。
這項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不需要拼命植樹,更不用花費好幾百萬美元的預算,解決的方法就在大地本身—大自然會自行療癒,只需人類停止殘害!
在地表上,地上的樹木看似荒蕪,但被砍伐後的根系,仍然存活在地底下,宛如「地下森林」,把這項天然資源再生的技術,推廣到非洲每個農村後,人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讓土地有適度的喘息空間與略為修剪即可。
托尼始終堅持—把拯救地球的夢想化為行動,遠赴非洲收復荒地,1984年推動「種樹換糧食計畫」—每個接受糧食援助的家庭,必須在自己的土地再生、養護每公頃至少40棵樹,當時尼日有100多個村莊響應,第一次植樹造林,讓50多萬棵樹重生,同時也帶來了穀物大豐收。
托尼推動「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逐漸生根茁壯,帶動尼日450萬農民的總收入,每年增加9億美元,感動尼日,轟動非洲。
托尼為「世界展望·實踐大愛」,在世界展望會全力支持下,2004年在衣索比亞取得重大突破,大家一起以「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號召全國各界搶救1500萬公頃的沙漠退化土地。
還記得2012年戰勝飢荒國際組織,托尼的「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脫穎而出,榮獲聯合國、非洲各國、非政府組織等列為執行方案,大家一起見證「種樹救地球·種樹救人類」。
由是,托尼39年如一日,跨國傳愛、與樹木為友·與農民為伴,種出希望,把「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FMNR)的愛傳出去,讓非洲超過500萬公頃地下森林,恢復生機,讓2億多棵樹重新活回來,收復荒地,種成良田,使非洲人民得以溫飽,孩子能夠就學,榮獲瑞典「另類諾貝爾獎」(The Right Livelihood Award),不愧為「澳籍尼日農學達人」。
本會隨時歡迎全球各界推薦努力、愛心、勇敢、成就等生命勇士。(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推薦專線:02-29178770、傳真:02-29178768、地址:231新北市新店區明德路52號3樓、網址:http://www.ta.org.tw、e-mail:ta88ms17@gmail.com)。
把拯救地球的夢想化為行動
孩提時期,托尼的雙親,每星期都會駕車帶他和手足,造訪住在旺加拉塔鄉村城市的祖父。每趟旅途中,托尼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道路兩側北部低矮山丘上的茂密灌木叢、山谷中的農田和南部樹木繁茂的山坡。
每當通過比奇沃思這條分歧路,令人感傷的景象,即在眼前出現—裸露的山丘。托尼不明白早期的居住者,為何將土地上每顆樹清除? 所有眼前看見的事物,都揭示著人類與大自然的長久爭奪戰,尤其是被消滅的樹木。不論是現代的公海開採石油,還是推土機砍伐亞馬遜熱帶雨林,這一切都顯示出—人類無止盡的需求,以及對大自然的貪婪…
托尼生長在菸草種植區,過去他一直驚訝:人類長久以來一直使用有毒化學物,不僅汙染作物、水源,甚至這些被毒汙染的土壤,還危害到人們本身。
對於孩子們,他們尤其無辜,出生在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每晚都要空肚,帶著挨餓入睡。
托尼對於這樣不公的事,感到忿忿不平,他想做些事,來改變這樣的情況。
托尼夢想著一個對人們、環境友善的世界。雖然,托尼對於改變世界已使出渾身解數,但成效卻微乎其微,有時難免後繼無力,只能不斷向上帝禱告,希望祂能引領他—為世界做出改變。
托尼的父親是一名機械師兼商人,從事農業機械的銷售與服務。每當爸爸出外修理機械時,托尼總是喜歡與爸爸同行。
一日爸爸拜訪,一位圖書館清倉大拍賣的朋友。在這個朋友的煙棚中,有一堆他擱置的書,托尼因為非常喜歡書籍,所以往前靠近。當托尼翻閱書籍時,有兩本書引起了他的興趣,一本是我種樹(I Planted Trees),而另一本叫做征服撒哈拉沙漠(Sahara Conquest )。
這兩本著作,都是由一位英國殖民時,服務林務官理查德·聖·芭比·貝克撰寫。他是一位國際運動倡導家,致力保護原始森林以及樹木的持續管理和利用。該書,源於他對樹木的熱愛以及信念,貝克是一個會反思、記取歷史教訓的人。他預測未來,如果人們繼續濫砍濫伐,將會導致災難降臨。
貝克93歲逝世,他的論點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認同,他是一個少見的激勵家。他所做的,都是出於信念的堅持。
但是他的大膽、古怪、權威和純粹的卓見,卻讓他給總統、國王、技術官僚和部落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
托尼閱讀貝克著作,同時他感到安慰,起碼世界上還有不少先知先覺者,在關心大自然,同時以貝克的榜樣和號召,致力有意義的事。托尼也因此了解到森林砍伐,並不是進步的必然過程。
托尼認為透過前人腳步,我們也能做一些事情,來對抗環境破壞,同時提供保護和生產的平衡方法。
托尼考慮到生態平衡,高中畢業後,便進入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新英格蘭大學學習農業。大學時,托尼遇見了現在的太太麗茲。畢業後,他們便結婚,也加入國際基督教組織(Serving in Mission)。
遠赴非洲收復荒地
1980年,托尼夫妻帶著6個月大的兒子班傑明,搬到非洲尼日。在那裏,托尼管理一群員工,負責實施制止荒漠化的工作—植樹。
身為剛畢業的新鮮人,托尼被眼前的情況驚嚇—這裡正瀕臨生態崩潰的邊緣,幾乎無法維持生命。
過去幾十年,隨著人口增加,人類開墾更多土地種植,同時,人們也會販售柴火,來賺取收入,維持生活,以至於森林消失。
這些不僅導致廣泛的土地退化,以及土地荒漠化,甚至也帶來了多重毀滅性的結果。
在這裡每小時有超過60公里的風速,掃過貧脊的土地,新興農作物被噴砂掩埋或吹走,使乾旱的頻率和嚴重性增加,農作物經常歉收。
當地幾乎沒有可餵養牲畜的食物,甚至蟲鳥、蜥蜴、蜘蛛等動物的棲息地,都越來越少,害蟲相對增加,農作物損失、破壞更甚。
婦女、兒童需要長途跋涉尋找薪柴,有時他們也會在田裡,尋找稻草和肥料,這也進一步消耗了土壤的肥沃力。
農夫能在土地上種植的東西有限,他們別無選擇,只能一步步走向貧窮…種種的情況,對托尼來說相當棘手,他苦於無從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
托尼是當地的常駐專家,他竭盡全力,投入解決這些問題。托尼推斷森林的砍伐,是人們必須正視的最根本問題,而植樹造林,是解決的最好方案。
托尼投入了所有,他廣泛閱讀、諮詢所有相關經驗人士,參與所有可行的項目。
他嘗試了不同的技術—引進外來物種、種植本土物種、在下雨前播種、社區培育所、私人培育所等,但卻沒有合適性、經濟性的解決方法。
所有80~90%的樹苗,在種植的第一年,幾乎全數死亡……更糟糕的是,那些托尼和團隊關心的居民,並不在乎他們所做的一切。
事實上,當地人甚至稱呼托尼,是瘋狂白人農夫。他們認為一個正常的人類,不會在有價值的土地上植樹,質疑托尼看不出來居民要的是食物和經濟作物…
托尼的努力,猶如用掃帚和鏟子將撒哈拉沙漠的沙子堆回去一樣,徒勞無功…若繼續使用以前的常規造林方法,托尼知道他永遠無法解決巨大的荒漠化問題,也將影響人類的生存。
就像是個失敗者一樣,托尼當時準備要放棄、離開,但內心深處卻一直告訴他:「我注定要在這裡」。托尼相信上帝的美意—要將好的事物帶給地上的人們。
他也堅信上帝會回應他的禱告,他祈求上帝赦免人類破壞造物主所賜予的美好創造。因為這一系列的破壞,人類終將會自食惡果—飢餓、貧困、害怕。
托尼禱告上帝:「神是愛我們的,祈求上帝幫助我們、引導方向。」
上帝的啟示與回應
兩年半後的某日,托尼在駕駛的中途停車,為了減少輪胎壓力—防止陷入鬆散的沙子中。當他看到幾近荒涼裸露的景象時,他心想,使用常規的植樹造林方法,永遠無法完成這項工作。
這將耗費百萬美元植樹、數年時間,甚至可能全樹覆沒。此時,路旁的灌木叢,引起了托尼的注意。
過去,托尼總是急忙於種樹,但是今天,他卻意識到身旁的事物。
在托尼既有的印象裡,灌木叢只是荒漠灌木叢或雜草,但是當托尼更深入 細看這個植物葉子的形狀,他發現這顯然不是灌木叢,而是一棵被砍倒的樹,在樹樁上重新發芽。
在這個看似貧瘠的景觀中,有一片廣闊的地下森林,由被砍伐的樹木,重新發芽的活樹樁組成。
每次乾季,灌木叢會長到1~2米高,只有當農夫需要耕種時,才會砍伐這些高聳的灌木叢。托尼看懂這些被誤以為是灌木叢的地下森林,所有一切似乎有了轉機。
托尼知道這裡,一定有數百萬棵這樣的「地下森林」,散佈在這片景觀的每個角落。於是,托尼決定要走訪沙哈拉沙漠。
托尼認為這裡的問題,已經不是考慮預算、或是糾結該用甚麼技術解決,而是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一直以來錯誤的信念、消極的態度和對於樹木與環境的破壞性。
因為人們的破壞性行動,使環境屈服,那麼人們必須採取行動,來恢復樹木。
事實上這些能恢復環境的樹木,早已存在,但是它們一直在地下,未被發現。
托尼認為如果他可以說服個人和社區,這項行動符合最大利益,並且他們的孩子將會有更好的未來,那麼其餘的一切,相對容易實行,因為所有需要重新造林的條件,已經存在地下。
自然界的再生魔法
1983年,托尼在10個村莊,找了10位農夫志工,這些農夫同意在自己的農田角落,實施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FMNR)。
即使只有實施幾個月,但顯然這項技術是可行的。
這項技術是一種低成本,可持續的土地恢復技術,成功率極高,不必像以往在育苗室繁殖種苗,再運到種植地,然後種植、保護它們,接著還要面對付出所有努力後,多數移植幼苗還是死亡的問題。
有了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幼苗有百分之百的存活率,但是漸漸地,出現了一些人打亂了這項計畫…
有些人為了要生火煮飯,會剪斷、偷取這些幼樹枝幹,甚至一些人,直接連同老樹一起偷盜。
反對者大有人在,因為他們認為保護新樹芽違反傳統風俗,而那些參與試驗計劃的農夫,也因此受到嘲笑。
托尼堅信這個計畫會成功,但是1983年時,恰巧當地發生了災難,這些志願者們灰心喪氣,當然這個計劃,也只能宣告失敗。
1983年,雨季時的雨量不豐沛,造成收成差,成千上萬的尼日和薩赫爾地區的人民遭受飢餓、流離失所。
1984年初期,當地發生嚴重的食物短缺,導致飢荒,居民飽受飢餓之苦,甚至有些人因而離開家園。
再一次,托尼陷入掙扎,他深深覺得這一切,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得範圍…
一開始托尼要擔心沒有購買穀物的資金,更要面對買不到的窘境,因為當地沒有政府授權分發食物,這造成了很大的及時救助障礙。
上帝的二次啟示與回應
隨著時間流逝,人們開始在托尼家中紮營,期望得到幫助,這給當時住在大院的人和托尼造成了巨大壓力。
一天早晨,當托尼正吃著早餐時,他的淚水開始湧起,喉嚨裡結成團塊一樣,他低頭看著敞開的聖經,讀歷代志20章15節: 耶和華對你們說的是:「不要因為這支龐大的軍隊而害怕或灰心,因為戰鬥不是你的,而是神的。」
托尼不知道什麼時候或該如何推動,但他知道上帝將要有奇妙作為。
大約兩週後,這些試圖阻止托尼的人死亡了,更加奇妙的是:糧食在市場和政府糧食儲備中,都可以買到了!
12個月後,托尼獲得了50萬的美金收入、購買和分發1800頓穀物,為5萬多人提供協助。
托尼的團隊,制定了一項以工換糧計劃,其中包括要求每個接受糧食援助的家庭,必須在自己的土地上再生、養護每公頃至少40棵樹木。
一開始大部分的農民不是很願意,但也只能勉強同意。
由於植樹造林成本低、速度快,加上這次計畫有100個村莊的家庭參與,植樹造林約50萬棵。
終於,他們有了恢復尼日退化景觀的可行方法,但是,事情並非總是按照計劃進行。
1984年的雨季雨量豐沛,農民有了好的穀物收成。
9月開始收成食物時,托尼團隊停止了糧食援助,同時,繼續強調樹木的重要性,並鼓勵農民,繼續推動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
當托尼團隊停止分發食物,農民就砍伐了75%的再生樹木!
因為他們認為不再需要依靠托尼團隊生存,可以回到原來的生活。只有25%的農民願意繼續這項計畫,因為他們看到植樹,並不會降低作物產量,而是帶來豐收。
他們也漸漸了解種樹的好處—能獲取薪柴、降低風速和溫度,樹蔭休息,甚至再生的樹種生長時,還能提供野生果子、傳統藥物。
接下來的20年,在這批農民中,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在逐漸擴及到尼日的其他地區。
托尼管理的項目,促進了交流訪問,使農民、林務員、和平隊志願者和其他組織,親眼看見這項計畫內容。
托尼團隊派遣農民、工作人員到其他地區,以一週的時間與社區,一起度過並在那裡講授—讓「地下森林」重新活回來的方法。
那段時間,托尼雖然知道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受到歡迎,甚至在本地地區口耳相傳極為熱烈,但托尼尚未收到尼日其他地區的響應。
500萬公頃荒地變森林
托尼和家人於1999年離開尼日,加入了澳洲世界展望會。
托尼經常在想,這些努力是否會產生影響?直到2004年,托尼才有機會再次回到尼日。
旅途上,托尼拜會荷蘭弗里耶大學的人類地理學家克里斯·賴伊。克里斯定期訪問西非已有30年,記錄了農業創新的變化和採用情況。
當年早些時候,克里斯進行了一次越野公路旅行,驚訝地看到了植樹造林的程度。
後來,他通過與美國地質調查局合作驗證了他的發現—通過衛星圖像,他發現了因為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在尼日大約有500萬公頃的荒地變森林,平均樹木密度為每公頃40棵樹,相當於大約2億棵樹重現生機!
托尼感到驚訝和激動,因為在在1980年代初期,尼日平均樹木密度,僅為每公頃四棵樹。
當時,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要通過植樹恢復樹木的覆蓋,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托尼認為自己和團隊在計畫中,擔任了催化作用,而成功關鍵—在某些地區,農民會根據自己的觀察結果,設計並採用了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以應對不斷惡化的農業條件。
荷蘭人類地球學家克里斯認為:尼日首都尼阿美和周邊城市,因推動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成功,整個薩赫爾地區發生最大的正向環境變化。
由於農場樹木覆蓋率的提高,平均農作物產量翻了一倍,尼日實行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農民每年增加了50萬噸糧食,足以養活250萬人。
從表面上看,這個計畫對農民似乎沒有好處—樹木佔用了可以種植農作物的空間,如何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增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較低的溫度、風速和蒸發量,以及更高的土壤肥力,更多昆蟲捕食者,在樹木中尋找棲息地,並躲避害蟲。
自那以後,托尼研究了兩種本地樹種,它們的根係,從土壤表層以下深處吸水,並通過一年生作物根部觸及的淺根,來釋放水分。
隨著樹木覆蓋率提高,牲畜飼料供應量增加,牲畜更健康,乾旱期間死亡數目減少。
越來越多可食用野果、堅果和樹木的回饋,讓人們獲得了更多食物和更多營養食品。
有了這些樹木,農民隨時有可以出售的常備資源,因此人們在遭受災難時,變得更有韌性。
由於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450萬農民的總收入,每年增加9億美元,農民的收入增加,婦女花更少的時間去收集薪柴,更多的孩子可以就學。
世界展望·實踐大愛
世界展望會分布100多個國家、地區,而多數國家、地區中,兒童和社區都因為森林砍伐,而受到負面影響。
托尼知道世界展望會,是致力於兒童福祉的專業發展組織,對於傳播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一如往常,在剛開始的幾年裡,托尼的計畫,總是無法如預期進行。
托尼意識到,自己需要學習大型組織的運作方式,還需要實行變革、多聽取意見,並成為更好的團隊合作者。
一直以來,托尼只看到了未來的機會,但卻始終無法解決。
即使托尼的激情,在內心燃燒,但他也經歷了一段深深的沮喪和靈魂的尋找。
托尼與世界展望會援外辦事處合作,進行教學、倡導,建立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項目,並在各個國家進行跟進。
2004年,在衣索比亞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洪堡社區管理的植樹造林項目。
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改變相當巨大,連衣索比亞政府也注意到。
在原始森林剩下不到4%的情況下,政府接受了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有鑑於洪堡社區獲得的成效,政府承諾搶救1500萬公頃的退化土地。
通過世界展望會,托尼在伊索比亞提格雷州首府默克萊,組織了一個研討會。
在八個月內,世界展望會、地區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組織,實地考察、培訓、示範區和學校計劃。
多年來,提格雷州是托尼唯一知道,有將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納入其年度計劃和預算的地方政府。
在尼日,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主要通過口耳相傳;在衣索比亞,農民和專業人員,正在村莊推廣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的利益,並向教育者、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員等相關人員推廣。
托尼的同事羅伯特·弗朗西斯,看到了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的簡單性和高影響力,也看到了托尼如何努力,將信息更快地傳播給更多人。
因此羅伯構思了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的網頁,旨在進行宣傳和籌款,並支持該領域的工作。
由於這個網頁,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更快速地傳遞開來,更多人一同支持這項計畫,進行項目評估、在線培訓課程和製作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冊,籌集資金並將信息傳播給公眾。
2012年的戰勝飢荒會議,使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脫穎而出,讓這個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並得以進行相關益處的研究。
之後的戰勝飢荒會議後,從2015年到2019年,分別在馬拉威的利隆圭和馬里巴馬科舉行。
戰勝飢荒會議,深獲全球各界認可及支持,為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推廣的新方法,奠定了基礎,同時吸引了其它有關單位的參與。
如果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能在20年內,讓尼日成為一個從基層到政府都參與的運動,那麼在這500萬公頃的地下森林重新活回來的見證,所有相關者—政府決策者和推廣服務、民間社會、非政府組織、基於信仰的組織、聯合國機構、捐助者,都能從中得到大幅的啟示與改變。
技術面上,托尼認為沒有一個國家,不能在五年內,達到500萬公頃的重新綠化率。
托尼對於能在許多國家講授、推廣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的故事,倍感榮幸!
當人們第一次理解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的意義時,通常會通過跳舞、鼓掌、唱歌和笑聲,表達歡樂。而後續造訪這些實行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的社區,這又是一項令人愉快地經歷。
通過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社區見證了景觀的轉變,從退化的無產狀態,到成為健康的景觀、有生產力等。
那些曾經背負沉重壓力,生活在不確定性和對未來感到恐懼的人,或是氣候變化和貧困下的受害人,藉著外國援助、專業知識及善意,有了能力決定自己的未來。
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1億,比今天增加34%,幾乎所有人口增長,都將發生在貧窮落後的國家。
在農地退化流失、氣候變遷,導致產區邊緣化、耕作困難、生物多樣性喪失時,糧食產量至少需要增加70%,如果人類要養活世界,擁有生活質量,那麼我們必須與自然協調。
人類破壞自然的速度,令人屏息!
從電鋸取代斧頭、卡車取代驢車… 過去幾個世紀中,日新月異。
儘管如此,托尼仍抱持希望,因為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對於複雜、棘手、長期存在的問題,是簡單、低成本和快速的解決方案。
信望愛的叮嚀
最後,托尼分享了一些信望愛的叮嚀:
- 相信自己:托尼小的時候,在自我價值和認同感掙扎。但是他認為每個人都是非常寶貴的,每個人都有幫助他人的獨特能力。而人們常因為自我懷疑,所以少有人努力去做偉大的事情,但請記住:上帝不會犯錯。托尼相信上帝愛我們,並且已經為我們每個人事先做好了準備。在托尼的一生中,他學會接受自己,相信上帝已經為他準備了美好的事物,即使遇到困難時,托尼仍努力不懈,最後,透過這些努力,讓他對世界做出貢獻。
- 勇敢面對挑戰:在生活中,問題和挫折隨時都會降臨,你可以選擇逃避問題,主宰你的生活,或者讓自己戰勝它們,獲得成功,將這些視為解決方案的墊腳石,磨練毅力和耐心。
- 團結就是力量:美國知名作家約翰·卡爾文·麥克斯韋曾說:「一個數字太小,不足以實現卓越。 」與他人合作,並接受他們的幫助相當重要,通過共同努力,可以產生更大的影響。很多時候,人們在關鍵時刻進入你的生活—幫助你承擔重任或引導更好的前進方向。沒有別人的幫助,托尼認為自己可能永遠做不到,同時,最重要的是:承認、鼓勵和投資他人。因此,只要團結在一起,大家都能獲得好處。
- 謙卑聆聽:聆聽上帝的話—上帝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對人們說話,但是重要的是要心有所穫。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問問自己,假如遵循這種預感怎麼辦?如果不放棄那個反復出現的想法,你跟進了嗎? 聽別人說—因為我們沒有成功的所有智慧或經驗。我們看不到自己,看不到別人看見的情況,所以花時間問別人的意見。聽大自然—即使大自然沒有聲音,也有一種語言會直接對人說,因此可以從觀察和演繹中學到很多東西。
- 終身閱讀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新知能啟發人們的生活經歷,閱讀相關領域的技術書籍,為了娛樂、放鬆、恢復、裝備、成長,靈感而閱讀分享。
- 將心比心:對他人的需求保持敏感,並儘力幫助他們,您將驚訝於你的良善,所帶給你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