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觀服務> 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01第4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大陸抗癌畫家—陳景生(Chen,Jing-Sheng)
大陸抗癌畫家—陳景生(Chen,Jing-Sheng)
【創造白宣綠洲夢‧畫盡兩岸三地情】
【創造白宣綠洲夢‧畫盡兩岸三地情】
我創作的每件一件作品,都是心靈、生活和大自然交流的結晶
—陳景生
陳景生,男,1936年出生於廣東,1960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師承嶺南畫派關山月、黎雄才,奠定繪畫根基及對原住民無限的嚮往與關懷,終身打造原住民的藝術家鄉,筆下生命,心中大愛畫盡兩岸三地情,於2020年春節在香港安老院往生,享年94歲,讓兩岸三地同胞永遠懷念與追思。
陳景生在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後,前往海南島工作了20多年了,他曾組織原住民藝術義工隊,深入海南島的原住民部落區,和原住民黎人,一起生活和工作,一起還原原住民還諸天地的藝術本色,並默默地培養一批原住民藝術家。
陳景生在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後,前往海南島工作了20多年了,他曾組織原住民藝術義工隊,深入海南島的原住民部落區,和原住民黎人,一起生活和工作,一起還原原住民還諸天地的藝術本色,並默默地培養一批原住民藝術家。
1990年,為把發揚海南島原住民藝術成功的經驗,造福台灣寶島原住民,毅然移居台灣,20多年來上山下海,全心投入台灣原住民藝術整理、研究、紀錄、創作,除了用他的生命去體貼原住民-留下一系列台灣原住民風土民情的原鄉彩繪;儘管他散盡所有積蓄,也因積勞成疾罹患攝護腺癌,仍無怨無悔默默地支持原住民藝術工作者,找回原住民的尊嚴與生命力,打造另一個捕捉祖先容顏的原住民的藝術家鄉。由是,陳景生以博大胸懷—畫盡兩岸三地情,以磊落人格—彩繪原住民尊嚴,尤其上山下海畫癌為愛,書畫交輝兩岸三地,撒播原鄉彩繪生命力,不愧為「大陸抗癌畫家」,榮獲台灣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01年第四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筆下生命·心中大愛—陳景生最後分享
我認為創作:是畫家造型、色彩筆墨技能和思想、修養、情趣的集中體現。即興的靈感來自於長期的藝術陶冶。人物畫家經常到人群中、到生活中,去悉心體察客觀世界,在自己的胸懷裡,貯藏豐高的生活體驗;在眾多的人物形象中,積蓄無數的「漸悟」,這樣在進入創作階段時,就能在感情不能遏制的時候,積極調動心中的全部積淀與外部事物、或偶然機遇遇合,引發「靈機」,昇華為爆發性的「頓悟」,新的藝術構思連同生動的藝術形象,就能脫穎而出,躍然紙上。
作為一個人物畫家,就應熱愛生活、眷戀大自然,這是人物畫家和常人不同之處。大自然和對生活的熱愛,能陶冶心靈,開闊視野,觸動創作欲望,激起創作感。對現實生活的體會,是個人的情感流露,有生活情趣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多年來,我喜歡畫些反映鄉土氣息和原住民族風情題材的畫,因為深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熟悉他們、了解他們,對他們有感情。所以,我創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心靈、生活和大自然交流的結晶。
我像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苦行僧,痴迷地跋涉在坎艱難的藝術孤旅中。創作出《海南黎族風情畫選》、《原鄉彩繪—陳景生台灣原住民重彩畫選》那樣引人注目的作品。朋友,你說生活像沙漠,因為你心上沒有綠洲,先做一個綠洲的夢,然後才有金色的秋。我不停地畫,我想我能畫出自己的金色的秋。
詩畫交輝‧兩岸傳愛
台灣抗癌小詩人周大觀遺作《我還有一隻腳》,迄今已出版發行37種語言、41個國家、暢銷1千2百多萬冊,義賣所得嘉惠兩岸三地等41個國家、31萬多弱勢癌童。
大陸抗癌畫家陳景生,終身用畫情牽兩岸三地,又與台灣抗癌小詩人周大觀同癌相憐,特別義購兩岸三地出版發行的周大觀詩作《我還有一隻腳》,分送兩岸三地好友,激勵自己,也激勵別人。
周大觀,詩癌為愛。
陳景生,畫癌為愛。
陳景生於2008年(農曆戌子年)因攝護腺癌復發,又長期以醫院為家。他每天在病牀上,閱讀分享周大觀生前的42首生命詩篇,接著每週用書法與繪畫—完成一首周大觀生命詩篇。
陳景生先後住院42週,化療42次,每週完成一次療程,同時病牀上—用彩墨完成周大觀一首生命詩篇,奇蹟完成42次化療,也奇蹟畫完周大觀42首生命詩篇,陳景生更奇蹟痊癒出院。
陳景生和周大觀,老小穿越時空、詩畫交輝的傳奇,永遠成為兩岸傳愛最美麗的風景。
由是,大陸抗癌畫家陳景生,畫出台灣抗癌小詩人周大觀遺作「活下去」等42首生命傳奇‧見證兩岸心靈契合,共創無限可能。
大陸抗癌畫家陳景生與恩師關山月賢伉儷
筆下生命·心中大愛—陳景生最後分享
我認為創作:是畫家造型、色彩筆墨技能和思想、修養、情趣的集中體現。即興的靈感來自於長期的藝術陶冶。人物畫家經常到人群中、到生活中,去悉心體察客觀世界,在自己的胸懷裡,貯藏豐高的生活體驗;在眾多的人物形象中,積蓄無數的「漸悟」,這樣在進入創作階段時,就能在感情不能遏制的時候,積極調動心中的全部積淀與外部事物、或偶然機遇遇合,引發「靈機」,昇華為爆發性的「頓悟」,新的藝術構思連同生動的藝術形象,就能脫穎而出,躍然紙上。
作為一個人物畫家,就應熱愛生活、眷戀大自然,這是人物畫家和常人不同之處。大自然和對生活的熱愛,能陶冶心靈,開闊視野,觸動創作欲望,激起創作感。對現實生活的體會,是個人的情感流露,有生活情趣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多年來,我喜歡畫些反映鄉土氣息和原住民族風情題材的畫,因為深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熟悉他們、了解他們,對他們有感情。所以,我創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心靈、生活和大自然交流的結晶。
我像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苦行僧,痴迷地跋涉在坎艱難的藝術孤旅中。創作出《海南黎族風情畫選》、《原鄉彩繪—陳景生台灣原住民重彩畫選》那樣引人注目的作品。朋友,你說生活像沙漠,因為你心上沒有綠洲,先做一個綠洲的夢,然後才有金色的秋。我不停地畫,我想我能畫出自己的金色的秋。
詩畫交輝‧兩岸傳愛
台灣抗癌小詩人周大觀遺作《我還有一隻腳》,迄今已出版發行37種語言、41個國家、暢銷1千2百多萬冊,義賣所得嘉惠兩岸三地等41個國家、31萬多弱勢癌童。
大陸抗癌畫家陳景生,終身用畫情牽兩岸三地,又與台灣抗癌小詩人周大觀同癌相憐,特別義購兩岸三地出版發行的周大觀詩作《我還有一隻腳》,分送兩岸三地好友,激勵自己,也激勵別人。
周大觀,詩癌為愛。
陳景生,畫癌為愛。
陳景生於2008年(農曆戌子年)因攝護腺癌復發,又長期以醫院為家。他每天在病牀上,閱讀分享周大觀生前的42首生命詩篇,接著每週用書法與繪畫—完成一首周大觀生命詩篇。
陳景生先後住院42週,化療42次,每週完成一次療程,同時病牀上—用彩墨完成周大觀一首生命詩篇,奇蹟完成42次化療,也奇蹟畫完周大觀42首生命詩篇,陳景生更奇蹟痊癒出院。
陳景生和周大觀,老小穿越時空、詩畫交輝的傳奇,永遠成為兩岸傳愛最美麗的風景。
由是,大陸抗癌畫家陳景生,畫出台灣抗癌小詩人周大觀遺作「活下去」等42首生命傳奇‧見證兩岸心靈契合,共創無限可能。
活下去—周大觀
醫師是法官,
宣判了無期徒刑,
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
醫師是法官,
宣判了無期徒刑,
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
我要勇敢的走出去。
醫師是法官,
宣判了死刑,
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
我要勇敢的活下去。
醫師是法官,
宣判了死刑,
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
我要勇敢的活下去。
大陸抗癌畫家陳景生與恩師關山月賢伉儷
畫牽兩岸三地情
陳景生在創作指尖的筆觸,在素箋上自如地行走。
他時而似猛虎下山,蒼勁有力。
他時而像翩翩驚鴻,婉約有餘。
不一會兒,幾隻活潑生趣的小蝦,便躍然紙上。
很難想像,這是出自一位90多歲高齡的老人家之手。
步入耄耋之年的陳景生,依然堅持興趣創作,每天都要畫上幾幅《蝦樂》、《荷花》。
臉上的褶皺爬滿了歲月的痕跡,眼神卻堅毅依舊,旅居台灣,20多年的陳景生經歷了風風雨雨,早已雲淡風輕,但有5個字依然重如千斤,那就是—兩岸一家親!
偶得母親啟蒙,難忘恩師指導
20世紀30年代,陳景生出生在廣東省化州縣的一個普通家庭。
父親是農民,母親是一名刺繡工人,經常製作一些繡花作品,幼年的陳景生常常在母親身邊幫忙。
受母親影響,陳景生開始對繪畫產生濃烈的興趣,在地板上、廢舊報紙上、甚至是家裡的牆面上,都成了陳景生的畫稿。
由於條件有限,又缺乏系統的訓練,陳景生這個階段的繪畫創作,並沒得到太大的關注,但他依舊孜孜不倦,刻苦鑽研的他,自學了木版水印技藝,這門技術在當時是十分稀缺的。
很快,他被化州縣的版畫協會選中,邀請他加入協會進行深造。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廣東省的一次版畫展覽中,陳景生有兩副畫作,被推薦進行展覽,隨後又在全國展覽中展出。自此,陳景生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而此時的他,還只是個中學生。
1957年,成績優異的陳景生,考上廣州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在當時國內的美術院校中赫赫有名,院長是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關山月,副院長是擅長「黎家山水」的黎雄才。而這兩位名師,對陳景生的影響巨大。
來到廣州美術學院後,陳景生表現出對學習山水畫的強烈渴望,而他的積極表現老師們也看在眼裡。在一次勞動課上,黎雄才走到他的身邊:
「景生啊,你種番薯很厲害」。
「啊?」
「這樣子吧,你教我種番薯,我教你學畫畫!」
從此,陳景生正式步入山水畫的創作階段,在老師的指導下技藝得到很大的提升。
而談起與關山月的緣分,陳景生更加興奮了,「我是關院長的『小老鄉』,關院長經常關照我。」
關院長的工作十分嚴謹,畫室從來不讓人輕易靠近,只有陳景生例外,他讓陳景生到他的畫室裡面學習。
關院長會跟陳景生分享他的一些作品,而對於陳景生的創作,他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就這樣,陳景生成了從不輕易收徒的關山月的閉門弟子。
經過在廣州美術學院幾年的學習,陳景生的作畫水平已經相當成熟。
走遍名山大川 繪盡瑰麗山河
1960年,陳景生從廣州美術學院畢業。服從廣東省人事局分配,到海南島任職美術老師,開始了他的教師生涯。利用假期的時間,陳景生到全國各地進行寫生。「靈感來源於生活,從事藝術創作要多往外面跑,多參加實踐,空憑想像、紙上談兵是行不通的!」陳景生擲地有聲。
於是乎,他訪遍了大陸的名山大川—泰山、黃山、長江、黃河......在內蒙古創作了《呼倫貝爾之秋》;在黃山創作了《迎客松》;在桂林山水創作了《灕江水韻》......金頂位於峨眉山的主峰上,海拔三千餘公尺,名勝雲集,為峨眉精華所在。
光是這個地方,陳景生就跑了十幾遍。「我的山水畫《金頂》就是在這種反覆的奔波和磨礪中創作出來的,這幅畫還受到了國畫大師陳金章的親筆指點」,陳景生流露出謙和的得意。
而創作《樂山大佛》的時候,陳景生更是進入到佛像當中,仔細揣摩佛像的每一個細節,甚至還用身體丈量大佛的腳趾,在實踐中完成對創作的構思,力求把畫作的每一個細節處理好。
關於作品的取景角度,陳景生不落窠臼,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比如在洞庭湖創作的《岳陽門》,這是他較為得意的作品之一,這幅作品也得到關山月的高度評價,引出一段「走後門」的佳話——
「景生,你這幅畫畫得好!」
「好在哪?」
「布局勻稱,畫風細膩,色彩晦明變化處理得當,關鍵是這個角度的取景,新穎!你是在哪畫的?」
「洞庭湖的後門樓。」
「哦,原來,你走後門。」
說完,師生倆哈哈大笑。回憶起這段難忘時光,陳景生的眼角閃爍著淚光。
陳景生不畏艱難,遊歷八方,在他靈動的筆下,大陸的錦繡河山一覽無遺。他的山水畫作,畫風清奇,主題千變萬化,無不體現著對大好河山的歌頌與讚揚!
1987年,陳景生在化州老家舉辦了《回饋鄉親》個展,這是他的首個個人畫展。
1989年,在廣東省廣東畫院舉辦個展,本次展覽邀請了關山月、黎雄才參加,兩位名師欣然而往,關山月還親筆為其題字「陳景生畫展」。
至此,陳景生作為一名「業餘」畫家,在業界聲名遠揚。
著名美術理論家、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於風對陳景生的評價是—「景生以『業餘』自謙,但他是具備專業基礎和條件的『業餘』;而且正由於他是在『從業之餘』,從事自己性之所近的藝術創造,並取得引人矚目的成績,因而也就更加可貴、更為難得」。
專注寫實創作,彰顯家國情懷
在海南島工作的二十餘年時間裡,陳景生深深地被當地原住民文化所吸引,於是開始跟著原住民一起生活。
也是從這裡開始,他的繪畫風格,悄悄做出改變。
陳景生深入不毛,通過各種渠道,挖掘原住民的信息—走訪當地的原住民家庭,同族群的老人家交流,參加當地的民俗節日......他用畫筆記錄島上居民的點點滴滴,少數民族的服飾、生活環境、風俗習慣等,漸漸地出現在他的作品當中。
陳景生最喜愛的作品就是《迎新娘》,完成這幅長2.7公尺、寬1.4公尺的巨幅畫作,他花了整整半年時間。以海南島黎族原住民迎親為創作背景,在鬱鬱蔥蔥的成片椰樹下,一群黎族的青年男女,正騎著單車悠蕩在鄉間小路上,新郎載著新娘,在眾人的簇擁下喜笑眉開,步入婚姻的殿堂。這幅畫作生動地刻畫了少數民族娶親的溫馨畫面,細節之處體現著人間溫情。
陳景生表示:曾有人出高價購買這幅畫,但我不忍割愛,這幅畫凝聚我太多的心血。
1995年,陳景生旅居台灣,仍然無法忘情對於原住民的鐘愛,於是又開始了他的採風活動。他訪尋了台灣地區的各個族群部落,走入深山就有很多無法預測的危險——地形險峻,危機四伏;山林野獸,險象環生......有時還會受到原住民的誤解和恐嚇,但這些在他看來,都是藝術創作所要經歷的「苦和難」。
為了獲得更精準的諮詢,陳景生甚至還到戶政事務所查閱人口普查資料。所以,無論是泰雅族的鯨面、布農族的八部合音,還是葛瑪蘭的豐年祭舞蹈、達悟族的新船下水禮等經典畫面,在陳景生的筆下,總是那麼靈動生趣、細膩感人。
陳景生對於人物的描寫,重於寫實,又略帶誇張。
無論男女老少,在額頭、下巴以及臉頰的顴骨位置,都以黑暈凸現其輪廓,用線條勾勒出精緻的五官,每個人物雖畫風統一,卻又性格迥異,在細節處體現微弱的變化,神情體態栩栩如生。
其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推崇,甚至很多政府官員,出高價購買他的畫作。他的作品在台灣的多個藝術館進行展出,教育部、原住民委員會等國家單位,紛紛收藏他的畫作。
旅居台灣20多年,陳景生時時想念生他養他的故鄉。這些年來,陳景生折返於大陸、香港與台灣之間,經常回化州老家省親。
「人老了,也該回來了」,陳景生意味深長地說,「在外飄蕩的遊子,要落葉歸根,大樹長得再枝繁葉茂,也不能忘紮根於土壤,大陸,就是我深深紮根的土壤!」
為生命建檔
陳景生,1936年生於廣東省化州縣,1960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師承嶺南畫派關山月及黎雄才老師。舉辦多次畫展,水墨畫在國際上頗具盛名,原住民系列創作獨具特色,深受大眾喜愛。2020年春節,在香港安老院往生,享年94歲,終生創造白宣綠洲夢‧畫盡兩岸三地情。
1961年版畫《建設中海南華僑大廈》入選第四屆廣東省美展;
1964年擔任中學及師範專科學校教師;
1965年水印版畫《工余 》入選第五屆廣東省美展;
1970年版畫《海疆衛士》入選第四屆全國美展;
1987年廣東省化州縣《回饋鄉親》個展;
1989年廣東省廣東書畫院個展;
1994年香港國際《水墨新風》連展;
1994年香港美術研究會聯展;
1995年台灣彰化縣立圖書館及中國國際商業銀行邀展;
1995年韓國文化部邀請聯展,水墨畫《迎新娘》入選展出;
1997年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邀展;
1998年台北國際藝術中心個展;
1999年台中大甲農會邀請展;
1999年台東藝術村聯展;
2000年彰化縣立圖書館邀請個展;
2000年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邀請個展;
2000年台北國立你是博物館高雄分管個展;
2001年國立中正紀念堂「冬天的陽光-陳景生原鄉彩繪最後畫展」個展;
2001年台北佛光緣美術館「生命的春天-雕塑人生VS原鄉彩繪最後聯展」;
2003年國立國父紀念館「抗癌畫家陳景生原鄉彩繪最後畫展」個展;
2007年彰化縣原住民文物館邀請展;
2008年台東美術館邀請展;
2009年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個展;
2009國立中正紀念堂「讓臺灣的愛轉動世界─穿山天使鄭美珠V.S.原民抗癌英雄
陳景生穿越生命時空聯展」展出。
作品受到兩岸三地國家單位及各縣市文化中心收藏。
他時而似猛虎下山,蒼勁有力。
他時而像翩翩驚鴻,婉約有餘。
不一會兒,幾隻活潑生趣的小蝦,便躍然紙上。
很難想像,這是出自一位90多歲高齡的老人家之手。
步入耄耋之年的陳景生,依然堅持興趣創作,每天都要畫上幾幅《蝦樂》、《荷花》。
臉上的褶皺爬滿了歲月的痕跡,眼神卻堅毅依舊,旅居台灣,20多年的陳景生經歷了風風雨雨,早已雲淡風輕,但有5個字依然重如千斤,那就是—兩岸一家親!
偶得母親啟蒙,難忘恩師指導
20世紀30年代,陳景生出生在廣東省化州縣的一個普通家庭。
父親是農民,母親是一名刺繡工人,經常製作一些繡花作品,幼年的陳景生常常在母親身邊幫忙。
受母親影響,陳景生開始對繪畫產生濃烈的興趣,在地板上、廢舊報紙上、甚至是家裡的牆面上,都成了陳景生的畫稿。
由於條件有限,又缺乏系統的訓練,陳景生這個階段的繪畫創作,並沒得到太大的關注,但他依舊孜孜不倦,刻苦鑽研的他,自學了木版水印技藝,這門技術在當時是十分稀缺的。
很快,他被化州縣的版畫協會選中,邀請他加入協會進行深造。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廣東省的一次版畫展覽中,陳景生有兩副畫作,被推薦進行展覽,隨後又在全國展覽中展出。自此,陳景生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而此時的他,還只是個中學生。
1957年,成績優異的陳景生,考上廣州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在當時國內的美術院校中赫赫有名,院長是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關山月,副院長是擅長「黎家山水」的黎雄才。而這兩位名師,對陳景生的影響巨大。
來到廣州美術學院後,陳景生表現出對學習山水畫的強烈渴望,而他的積極表現老師們也看在眼裡。在一次勞動課上,黎雄才走到他的身邊:
「景生啊,你種番薯很厲害」。
「啊?」
「這樣子吧,你教我種番薯,我教你學畫畫!」
從此,陳景生正式步入山水畫的創作階段,在老師的指導下技藝得到很大的提升。
而談起與關山月的緣分,陳景生更加興奮了,「我是關院長的『小老鄉』,關院長經常關照我。」
關院長的工作十分嚴謹,畫室從來不讓人輕易靠近,只有陳景生例外,他讓陳景生到他的畫室裡面學習。
關院長會跟陳景生分享他的一些作品,而對於陳景生的創作,他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就這樣,陳景生成了從不輕易收徒的關山月的閉門弟子。
經過在廣州美術學院幾年的學習,陳景生的作畫水平已經相當成熟。
走遍名山大川 繪盡瑰麗山河
1960年,陳景生從廣州美術學院畢業。服從廣東省人事局分配,到海南島任職美術老師,開始了他的教師生涯。利用假期的時間,陳景生到全國各地進行寫生。「靈感來源於生活,從事藝術創作要多往外面跑,多參加實踐,空憑想像、紙上談兵是行不通的!」陳景生擲地有聲。
於是乎,他訪遍了大陸的名山大川—泰山、黃山、長江、黃河......在內蒙古創作了《呼倫貝爾之秋》;在黃山創作了《迎客松》;在桂林山水創作了《灕江水韻》......金頂位於峨眉山的主峰上,海拔三千餘公尺,名勝雲集,為峨眉精華所在。
光是這個地方,陳景生就跑了十幾遍。「我的山水畫《金頂》就是在這種反覆的奔波和磨礪中創作出來的,這幅畫還受到了國畫大師陳金章的親筆指點」,陳景生流露出謙和的得意。
而創作《樂山大佛》的時候,陳景生更是進入到佛像當中,仔細揣摩佛像的每一個細節,甚至還用身體丈量大佛的腳趾,在實踐中完成對創作的構思,力求把畫作的每一個細節處理好。
關於作品的取景角度,陳景生不落窠臼,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比如在洞庭湖創作的《岳陽門》,這是他較為得意的作品之一,這幅作品也得到關山月的高度評價,引出一段「走後門」的佳話——
「景生,你這幅畫畫得好!」
「好在哪?」
「布局勻稱,畫風細膩,色彩晦明變化處理得當,關鍵是這個角度的取景,新穎!你是在哪畫的?」
「洞庭湖的後門樓。」
「哦,原來,你走後門。」
說完,師生倆哈哈大笑。回憶起這段難忘時光,陳景生的眼角閃爍著淚光。
陳景生不畏艱難,遊歷八方,在他靈動的筆下,大陸的錦繡河山一覽無遺。他的山水畫作,畫風清奇,主題千變萬化,無不體現著對大好河山的歌頌與讚揚!
1987年,陳景生在化州老家舉辦了《回饋鄉親》個展,這是他的首個個人畫展。
1989年,在廣東省廣東畫院舉辦個展,本次展覽邀請了關山月、黎雄才參加,兩位名師欣然而往,關山月還親筆為其題字「陳景生畫展」。
至此,陳景生作為一名「業餘」畫家,在業界聲名遠揚。
著名美術理論家、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於風對陳景生的評價是—「景生以『業餘』自謙,但他是具備專業基礎和條件的『業餘』;而且正由於他是在『從業之餘』,從事自己性之所近的藝術創造,並取得引人矚目的成績,因而也就更加可貴、更為難得」。
專注寫實創作,彰顯家國情懷
在海南島工作的二十餘年時間裡,陳景生深深地被當地原住民文化所吸引,於是開始跟著原住民一起生活。
也是從這裡開始,他的繪畫風格,悄悄做出改變。
陳景生深入不毛,通過各種渠道,挖掘原住民的信息—走訪當地的原住民家庭,同族群的老人家交流,參加當地的民俗節日......他用畫筆記錄島上居民的點點滴滴,少數民族的服飾、生活環境、風俗習慣等,漸漸地出現在他的作品當中。
陳景生最喜愛的作品就是《迎新娘》,完成這幅長2.7公尺、寬1.4公尺的巨幅畫作,他花了整整半年時間。以海南島黎族原住民迎親為創作背景,在鬱鬱蔥蔥的成片椰樹下,一群黎族的青年男女,正騎著單車悠蕩在鄉間小路上,新郎載著新娘,在眾人的簇擁下喜笑眉開,步入婚姻的殿堂。這幅畫作生動地刻畫了少數民族娶親的溫馨畫面,細節之處體現著人間溫情。
陳景生表示:曾有人出高價購買這幅畫,但我不忍割愛,這幅畫凝聚我太多的心血。
1995年,陳景生旅居台灣,仍然無法忘情對於原住民的鐘愛,於是又開始了他的採風活動。他訪尋了台灣地區的各個族群部落,走入深山就有很多無法預測的危險——地形險峻,危機四伏;山林野獸,險象環生......有時還會受到原住民的誤解和恐嚇,但這些在他看來,都是藝術創作所要經歷的「苦和難」。
為了獲得更精準的諮詢,陳景生甚至還到戶政事務所查閱人口普查資料。所以,無論是泰雅族的鯨面、布農族的八部合音,還是葛瑪蘭的豐年祭舞蹈、達悟族的新船下水禮等經典畫面,在陳景生的筆下,總是那麼靈動生趣、細膩感人。
陳景生對於人物的描寫,重於寫實,又略帶誇張。
無論男女老少,在額頭、下巴以及臉頰的顴骨位置,都以黑暈凸現其輪廓,用線條勾勒出精緻的五官,每個人物雖畫風統一,卻又性格迥異,在細節處體現微弱的變化,神情體態栩栩如生。
其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受到了當地居民的推崇,甚至很多政府官員,出高價購買他的畫作。他的作品在台灣的多個藝術館進行展出,教育部、原住民委員會等國家單位,紛紛收藏他的畫作。
旅居台灣20多年,陳景生時時想念生他養他的故鄉。這些年來,陳景生折返於大陸、香港與台灣之間,經常回化州老家省親。
「人老了,也該回來了」,陳景生意味深長地說,「在外飄蕩的遊子,要落葉歸根,大樹長得再枝繁葉茂,也不能忘紮根於土壤,大陸,就是我深深紮根的土壤!」
為生命建檔
陳景生,1936年生於廣東省化州縣,1960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師承嶺南畫派關山月及黎雄才老師。舉辦多次畫展,水墨畫在國際上頗具盛名,原住民系列創作獨具特色,深受大眾喜愛。2020年春節,在香港安老院往生,享年94歲,終生創造白宣綠洲夢‧畫盡兩岸三地情。
1961年版畫《建設中海南華僑大廈》入選第四屆廣東省美展;
1964年擔任中學及師範專科學校教師;
1965年水印版畫《工余 》入選第五屆廣東省美展;
1970年版畫《海疆衛士》入選第四屆全國美展;
1987年廣東省化州縣《回饋鄉親》個展;
1989年廣東省廣東書畫院個展;
1994年香港國際《水墨新風》連展;
1994年香港美術研究會聯展;
1995年台灣彰化縣立圖書館及中國國際商業銀行邀展;
1995年韓國文化部邀請聯展,水墨畫《迎新娘》入選展出;
1997年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邀展;
1998年台北國際藝術中心個展;
1999年台中大甲農會邀請展;
1999年台東藝術村聯展;
2000年彰化縣立圖書館邀請個展;
2000年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邀請個展;
2000年台北國立你是博物館高雄分管個展;
2001年國立中正紀念堂「冬天的陽光-陳景生原鄉彩繪最後畫展」個展;
2001年台北佛光緣美術館「生命的春天-雕塑人生VS原鄉彩繪最後聯展」;
2003年國立國父紀念館「抗癌畫家陳景生原鄉彩繪最後畫展」個展;
2007年彰化縣原住民文物館邀請展;
2008年台東美術館邀請展;
2009年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個展;
2009國立中正紀念堂「讓臺灣的愛轉動世界─穿山天使鄭美珠V.S.原民抗癌英雄
陳景生穿越生命時空聯展」展出。
作品受到兩岸三地國家單位及各縣市文化中心收藏。
大陸抗癌畫家陳景生、穿山甲天使鄭美珠同獲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陳景生作品《石壑松風》
陳景生作品《俏不爭春》
陳景生作品《山青水秀樹爭美》
陳景生作品《紅林積翠》
陳景生作品《椰林初曉》
陳景生作品《金頂》
陳景生作品《雷音寺》
陳景生作品《山青水秀樹爭美》
陳景生作品《紅林積翠》
陳景生作品《椰林初曉》
陳景生作品《金頂》
陳景生作品《雷音寺》
陳景生作品《輕舟已過萬重山》
陳景生作品《人約黃昏後》
陳景生作品《原住民生活場景1》
陳景生作品《原住民生活場景2》
陳景生作品《原住民生活場景3》
彩繪祖先的容顏—前原民會主委、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見證
認識與景生先生是教育部范巽綠次長引荐的,當時她還是立法委員·她說:有一位大陸畫家,花了好多年的時間,奔波於台灣原住民地區,以重彩畫的手法替原住民各族寫生。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陳先生的名字。之後,在范委員的陪同下,帶著畫作,他到我辦公室來,一幅幅色彩繽紛的圖畫呈現眼前·於是另一種補捉原住民面容的方式,彷彿重彩幽深的蹊徑,在我面前展開。
近百年来,台灣原住民族由於各種内外複雜因素的影響社會瓦解、語言流失,文化及其認同呈現極度混亂、崩解的狀態,不僅主流社會只能以想像的刻板印象進行瞭解,即使原住民自己,也被迫從有限的線索拼湊祖先的面容。這種民族圖像的失落,實在是作為一個原住民極大的悲衰……。
所幸自1981年代以来,隨著台灣民主化、本土化的深刻發展,原住民主體意識抬頭,並逐漸得到主流社會的正面回應,無論在法制或行政體制上,都有若干積極的突破。
然而,在這些新的形勢中,最令人振奮的還是那些來自原住民本身創造活力的復甦。從雕刻、刺繡、編織、服飾、建築到樂舞,從各族原住民文化的興起到部落社區營造的種種嘗試,原住民正試圖藉由一切的可能性,重新捕捉、鉤畫祖先的容貌,這是台灣原住民捍衛自己文化最莊嚴的使命。
撒古流、芮絲若絲、季·拉黑子、伐古楚、古勒勒、瓦歷斯·諾幹、溫英傑、浦忠成、陳建年、懷劭、撒可努、紀曉君等人充沛的創造活力,已為這樣的可能性撑開了一個相當穩固的舞台。
不過,創作的活動,應該是一種既返本又開新的志業:祖先的面容,也必須在捕捉、鉤畫的同時,注入並回應時代的信號和要求。
惟其如此,我們才能活出祖先的面容,而不僅僅是一張供人瞻仰的遺照。這是對我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嚴肅考驗。
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們顯然需要大膽地調整我們創作的態度,無論村料、形式或工具,應當都要勇於去實驗和突破。
我們已經藉書寫的介入,突破了我們過去僅僅是言說的傳統。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進一步擴大我們對「筆」的運用,將它化為彩筆發展我們的繪畫世界?
原住民目前在這方面,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我在泰雅族的安力·給怒·阿麥·西嵐和達悟族的席·傑勒吉藍的畫作中,深刻地體會到此一創作形式的豐沛活力。
是在這樣的脈絡底下,我對陳景生先生的原住民重彩寫生,產生了強烈的期待。四、五年的田野觀察,使他對原住民的彩繪,達到想像力之外的某種精準度,這需要一顆細級且自我節制的心靈。
而重彩繽紛、對比鮮明又質樸純厚的風格,讓人感受到那種無法抗拒的原始生命力。也許我們可以在和陳景生先生互相學習的經驗中,開關另一個補捉祖先容顏的道路。
我知道陳景生先生,不會吝借指導我們原住民的藝術工作者,也深深期盼他的田野彩繪能在台灣原住民身上開花結果,形塑另一個藝術傳統。
純真自然—前政務委員、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見證
畫家陳景生1936年生於廣東化州,1960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師承嶺南畫派關山月及黎雄才,奠定繪畫基根基。
在廣州美術學畢業後,前往海南島工作了20餘年,他曾深入海南局的原住民部落,和這些原住民黎人,一起生活和工作,對當地原住民的風土民俗,更加以探究,成為他在創作上的活水源泉,這段期間的創作,可說是黎族民俗繪畫期。
陳景生大膽地用色,活潑生動的描繪黎族人的生活動態,這種重彩带點裝飾繪畫的表現方式,實已脫離了傳統嶺南畫派的風格,而創造了屬於陳景生對少數民族的詮釋,用它的彩筆及濃重的色彩,描繪原住民的純真和自然。
1990年,陳景生移居台灣彰化,他開始對台灣原住民,展開全心的投入研究記錄,幾年來他幾乎跑遍全島原住民的部落,對16族傳統民俗活動,包括婚、喪、喜、慶宗教祭典等,更用他的彩筆和畫紙,留下生動感人的台灣原住民重彩畫作,這些表現台灣原住民風主民情的作品,為以台灣原住民作創作題材的一系列畫作,成屬難能可貴。
認識與景生先生是教育部范巽綠次長引荐的,當時她還是立法委員·她說:有一位大陸畫家,花了好多年的時間,奔波於台灣原住民地區,以重彩畫的手法替原住民各族寫生。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陳先生的名字。之後,在范委員的陪同下,帶著畫作,他到我辦公室來,一幅幅色彩繽紛的圖畫呈現眼前·於是另一種補捉原住民面容的方式,彷彿重彩幽深的蹊徑,在我面前展開。
近百年来,台灣原住民族由於各種内外複雜因素的影響社會瓦解、語言流失,文化及其認同呈現極度混亂、崩解的狀態,不僅主流社會只能以想像的刻板印象進行瞭解,即使原住民自己,也被迫從有限的線索拼湊祖先的面容。這種民族圖像的失落,實在是作為一個原住民極大的悲衰……。
所幸自1981年代以来,隨著台灣民主化、本土化的深刻發展,原住民主體意識抬頭,並逐漸得到主流社會的正面回應,無論在法制或行政體制上,都有若干積極的突破。
然而,在這些新的形勢中,最令人振奮的還是那些來自原住民本身創造活力的復甦。從雕刻、刺繡、編織、服飾、建築到樂舞,從各族原住民文化的興起到部落社區營造的種種嘗試,原住民正試圖藉由一切的可能性,重新捕捉、鉤畫祖先的容貌,這是台灣原住民捍衛自己文化最莊嚴的使命。
撒古流、芮絲若絲、季·拉黑子、伐古楚、古勒勒、瓦歷斯·諾幹、溫英傑、浦忠成、陳建年、懷劭、撒可努、紀曉君等人充沛的創造活力,已為這樣的可能性撑開了一個相當穩固的舞台。
不過,創作的活動,應該是一種既返本又開新的志業:祖先的面容,也必須在捕捉、鉤畫的同時,注入並回應時代的信號和要求。
惟其如此,我們才能活出祖先的面容,而不僅僅是一張供人瞻仰的遺照。這是對我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嚴肅考驗。
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們顯然需要大膽地調整我們創作的態度,無論村料、形式或工具,應當都要勇於去實驗和突破。
我們已經藉書寫的介入,突破了我們過去僅僅是言說的傳統。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進一步擴大我們對「筆」的運用,將它化為彩筆發展我們的繪畫世界?
原住民目前在這方面,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我在泰雅族的安力·給怒·阿麥·西嵐和達悟族的席·傑勒吉藍的畫作中,深刻地體會到此一創作形式的豐沛活力。
是在這樣的脈絡底下,我對陳景生先生的原住民重彩寫生,產生了強烈的期待。四、五年的田野觀察,使他對原住民的彩繪,達到想像力之外的某種精準度,這需要一顆細級且自我節制的心靈。
而重彩繽紛、對比鮮明又質樸純厚的風格,讓人感受到那種無法抗拒的原始生命力。也許我們可以在和陳景生先生互相學習的經驗中,開關另一個補捉祖先容顏的道路。
我知道陳景生先生,不會吝借指導我們原住民的藝術工作者,也深深期盼他的田野彩繪能在台灣原住民身上開花結果,形塑另一個藝術傳統。
純真自然—前政務委員、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見證
畫家陳景生1936年生於廣東化州,1960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師承嶺南畫派關山月及黎雄才,奠定繪畫基根基。
在廣州美術學畢業後,前往海南島工作了20餘年,他曾深入海南局的原住民部落,和這些原住民黎人,一起生活和工作,對當地原住民的風土民俗,更加以探究,成為他在創作上的活水源泉,這段期間的創作,可說是黎族民俗繪畫期。
陳景生大膽地用色,活潑生動的描繪黎族人的生活動態,這種重彩带點裝飾繪畫的表現方式,實已脫離了傳統嶺南畫派的風格,而創造了屬於陳景生對少數民族的詮釋,用它的彩筆及濃重的色彩,描繪原住民的純真和自然。
1990年,陳景生移居台灣彰化,他開始對台灣原住民,展開全心的投入研究記錄,幾年來他幾乎跑遍全島原住民的部落,對16族傳統民俗活動,包括婚、喪、喜、慶宗教祭典等,更用他的彩筆和畫紙,留下生動感人的台灣原住民重彩畫作,這些表現台灣原住民風主民情的作品,為以台灣原住民作創作題材的一系列畫作,成屬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