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觀服務> 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10第13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關島史懷哲─陳光明
關島史懷哲─陳光明(Chen Kwang-Ming)
【懸壺濟世逾半世紀‧救關島居民於怪病中】

  陳光明醫師在關島是家喻戶曉的名醫,盛名遠播台灣、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地。他在關島行醫奉獻迄今已四十年,打敗脊椎側索硬化症、帕金森氏症、老人癡呆 症等風行關島的怪病,曾榮獲諾貝爾醫學獎提名,加上先前在台灣服務醫界的時間,總共高達半世紀之久。美國國會及關島議會通過陳光明醫師表揚案:「感謝及讚揚陳光明醫師秉持高超的醫德與醫術,一生貢獻關島居民的精神,永垂不朽。」,不愧為「關島史懷哲」。
 
【從小立定志向救人於病苦】 
  陳光明醫師,1930年7月26日出生在台灣一個小城鎮,成長於一個貧窮並具有堅定信仰的宗教家庭,他的父親是長老教會的牧師,終其一生都奉獻給主, 母親是助產士,在父母親感恩助人的教誨下,幼時的他常常思考要如何實踐父親的教誨;既然父親是一位「心靈醫師」,那他要做一位「身體醫師」,而要解決病人身體上的痛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努力讀書考上醫學院。他從淡水教會初中部畢業後,考上省立新竹中學、新竹高中後,以優異成績進入台灣大學醫學院,那是萬千學子夢寐以求的第一志願,他非常興奮有這樣的機會可以救人於病苦之中;1956年醫學院畢業,在台大醫院當了幾年的精神神經科住院主治醫師,研究與教學上都出現了瓶頸,因而促使他腦海中開始構思出國進修的想法。
 
【與關島訂下不解之緣的會議】 
  1962年,陳光明醫師到日本參加神經醫學會議,巧遇在Mayo Clinic的世界知名學者Dr. Leonard T.Kurland。這位知名的學者提及關島的怪病(Endemic Diseases)脊椎側索硬化症 (Lytico)和帕金森氏症、老人癡呆症(Bodig)正盛行,希望找一位在美國國立衛生署的人選到關島做這方面的研究,希望陳光明醫師能擔任這項工 作,Dr. Leonard也就成為他一生當中重要的貴人。1964年陳光明醫師來到了關島NINDS(美國國家研究院)做神經醫學的研究長達三年,當時的關島沒有一個來自台灣的移民,來自他處的華人更是寥寥無幾,他可以說是開疆闢土的先驅者。為了在研究方面更上一層樓,陳醫師毅然決定在1967年到Mayo醫學院研 究所繼續三年更深一層的神經研究工作;在這樣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世界級的大師,不但能從中接受刺激,更有機會從這些大師身上學習他們的風範和高深的學術領域。
 
【一生奉獻關島、懸壺濟世半世紀】 
  1970年,陳光明醫師為了飲水思源,他回到了台大醫學院當了2年的副教授,深深感到關島是他一生嚮往與長住之地。所以,1972年又回到關島的醫院工作,這樣的決定似乎是不可思議、令人無法想像的,因為那時的關島是人力、物資、金錢相當缺乏的地方;但是憑著一股信念──想要幫助未開發、弱勢的關島居民,陳醫師帶著一家人再度踏上關島的土地,在這樣一個熱帶島嶼,他幾乎變成了一位「叢林醫師」,與之前的主流醫學離了千里遠。他一半的時間在關島紀念醫院工作、剩下的時間在美國國家神經及中風疾病研究院(NINDS)繼續有關神經醫學的研究。
  早期關島患有脊椎側索硬化症、帕金森氏症、老人癡呆症病患的致死率、高達三成,幾乎是當時關島致死病因最大的元凶;陳光明醫師為了找出治療的方式降低致死率,窮其四十年的時間貢獻關島、致力研究病因,研究之外的時間,全心照顧椎側索硬化症、帕金森氏症、老人癡呆症的病患,救人無數。這些地方疾病到 2005年以後已完全消失,美國國會與關島議會為表揚陳光明醫師對關島醫學界及居民既深又遠的影響與貢獻,特別通過表揚案:「感謝及讚揚陳光明醫師秉持高超的醫德與醫術,一生貢獻關島居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