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觀服務> 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2012第15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香港史懷哲─黃至生醫師
香港史懷哲─黃至生醫師(Dr. Martin Wong Chi Sang)
【化醫為愛‧與病友同在】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醫師,參與義務社會工作二十年,服務與關懷對象包含香港及大陸的弱勢族群─病患、邊緣青少年、受刑人及更生人等。黃至生教授自中學時代開始參與義工服務,甚至在就讀醫學院期間,仍不遺餘力的服務癌症病童,並撰寫醫學普及本贈予病患及其家屬;畢業後,黃至生教授加入香港再生會,服務癌症、類風濕關節炎、憂鬱症及身心障礙人士等病患,主持超過一百多個病人互助關懷小組,2008年四川大地震後,還定期延伸至中國大陸最偏遠地區義診,立誓與香港病友同在、與中國大陸偏遠病友同在。
  2002年黃至生教授成立「香港醫護專業講座協會」,擔任會長期間,協會超過150位醫護專才,與長期病患者及其家屬作出小組分享,成為社會互相關懷的典範。黃至生教授對弱勢族群長期的關懷與付出,也讓他在2005年獲選「香港傑出義工獎」、2009 年獲頒「香港人道年獎」、2010年獲頒「第五屆愛心獎」等獎項肯定。由是,黃至生醫師化醫為愛、無私奉獻、服務弱勢、關懷人群、回饋社會,立誓與病友同在,不愧為「香港史懷哲」。

【是前線義工 也是醫學專才】
  黃至生,男,1972年9月16日出生於香港。黃至生教授自中學開始就積極參與義工服務,中六(等於台灣的高中,為準備考大學的課程)獲選為學生會會長及十大傑出學生後,並以優異成績考進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黃至生教授就讀醫學院期間,即開始關懷癌症病童、庇護工場的身障者及病患者家屬;並在探望同時,撰寫醫學普及本贈予病患及其家屬,以提供更豐富的醫療資訊。
  黃至生教授不僅積極投身義工服務工作,也在其醫學院的成績表現優異。就讀大學期間,黃至生教授除了獲取醫學獎學金外,並以年僅21歲的年齡參與科學研究,而其學術成果更在國際權威文獻中發表;畢業後,先後修讀多個與公共衛生及行政的學位,如今已有超過十個學位或院士銜頭。至今,黃至生教授不但是研究亞太裔心臟藥理學的專家、大學博士生考官、醫生專科資格評審、藥理學及心腦血管病醫學國際期刊的評審,也是海外國際醫學會議邀請的主講嘉賓、多個政府及非營利組織的顧問。
 
【「病人互助小組」牽動人心】
  黃至生教授畢業後加入香港再生會成為義工,同時擔任督導委員會主席及執行委員會主席,關懷並服務癌症、類風濕關節炎、憂鬱症、身心障礙等病患。黃至生教授長期策劃及參與不同形式的服務方式,不僅到學校、慈善機構、社區等地主講超過千場的健康講座,並主持超過一百多個位病人互助小組,組織及探訪多個病患者家庭,以愛心及關懷帶領患者及其家屬在逆境中自立自強、自助助人。
  黃至生教授認為「病人互助小組」是極具影響力、最感人的活動之一,參與其中的義工,並不需要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也不必具備特殊的專業技能:需要的只是一雙願意聆聽的耳朵、一顆同理的心、一份參與感。以小組成員─阿娟的故事為例,她原本是一位在職家庭主婦,擁有穩定的職業與美滿的家庭,卻在50歲時,不幸患上類風濕關節炎,阿娟被迫辭去工作,丈夫也因此離她而去。失業再加上失婚,讓阿娟罹患憂鬱症,每天需服用超過十種藥物,陷入自毀的邊緣,每天都和死神拉扯。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阿娟參加了一個「病人互助小組」,小組裡共有七位患上類風濕關節炎,他們定時聚會,互訴衷情、互吐鬱結、分享心情。而當時黃至生教授負責義務擔任小組組長的角色,只不過是替成員們安排座位、倒茶遞水、控制時間等工作,卻讓黃至生教授有機會聽到七個不平凡的人生故事,深受感動、受益良多。而阿娟也在參與了數個月的小組活動後,從憂鬱症中復原,病情得到舒緩和穩定,最難能可貴的是,她的人生也變得積極進取。
  一天,組員們為感謝黃至生教授的付出,紛紛致送謝卡,其中「謝謝組長──您改寫了我們生命的劇本」,令他永生難忘。黃至生教授謙虛的表示,自己只是一個在旁聆聽的義工而已,既沒有甚麼特別的貢獻,也說不上甚麼建樹,更沒有在小組中做出任何的健康教育分享;但卻見證了組員們生命的改變,也分享了組員們互相扶持的意義與喜悅,亦讓他看到了人生最深層的意義和極為珍貴的東西─人際間的關愛與接納。如今,當日的互助小組成員,現在都成了義務組長,積極的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病患,使病患重拾身心的健康,將愛與希望永續傳承下去。
 
【義工服務3P元素 化專業為行動】
  黃至生教授認為從事義務工作有三個重要元素─「3P」,包括積極投入,並樹立良好榜樣(Proactive)、與義工建立團隊伙伴關係,以提升凝聚力(Partnership)、及擁有一顆同理心(Passion with Empathy),為被關懷的患者提供適切的服務。
  1999年,黃至生教授與義工籌組「愛心天使義工團隊」,期望凝聚各方醫療專才,以提升病患的身、心、社、靈的健康。黃至生教授更連續8年擔任全港「十大再生勇士選舉」籌備委員會主席,表揚堅毅不屈、逆境自強的身心障礙者。
  2003年,黃至生教授成立「香港醫護專業講座協會」,並擔任創會會長,期望更多從事醫護界的專業人士,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參與並策動有關健康教育及基層醫護的推廣工作,為未來締造更健康、更完善的世界。其中,協會成員裡有超過150位的醫護專才,長期與病患及其家屬作小組分享,以達其身心靈的健康。協會也在黃至生教授領導下,凝聚更多醫護人員參與服務,致力提升香港對病患服務的意識與精神,成為社會互相關懷的典範。同時,黃至生教授也在香港健康促進及教育協會、國際殘障人士互助協會、基甸中心等非營利組織擔任董事及榮譽顧問。
  黃至生教授參與的義工服務範圍廣泛,除了癌症、類風濕關節炎、憂鬱症及身心障礙人士等病患外,他也曾透過調查,發現全香港年齡介於15歲至25歲的青少年憂鬱傾向逐年攀高,為提升青少年心靈健康及社會互動能力,黃至生教授將對青少年的關懷視為重點工作,期望青少年發現自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走向人群、遠離憂鬱;同時,參與邊緣少年問題的研究、關心受刑人及更生人重返社會等工作,也是黃至生教授積極在推動的工作。
 
【視服務為己任 熱情投入公益】
  黃至生教授認為一個人的生命態度不是疑惑而是確定,不是知識而是道德。自中學開始參與義工至今超過20年,黃至生教授身兼多個政府單位及公益團體的委員及顧問等要職,自己本身也是前線的義工,但他仍兼顧繁重的學業、醫學院教學及行政工作,將理論化成實際行動為社會做出貢獻。黃至生教授以其專業醫學知識充份運用於義務工作上,多年來為香港再生會、香港健康促進及教育協會、堅毅忍者.障殘人士國際互助會、基甸中心等公益團體,撰寫醫學專題文章,編寫健康教育相關書籍,並且主辦健康講座,成立病患者愛心互助小組;黃至生教授加入香港再生會為義工後,並擔任督導委員會主席及執行董事局主席。
  由於黃至生教授長期對弱勢族群的服務及貢獻,2005年從400多位候選人中,獲選為義務工作發展局首屆「香港傑出義工獎」;2009年則獲香港紅十字會與香港電台聯合頒發「香港人道年獎」,以表揚黃至生教授對社區服務及人道精神的貢獻;2010年獲香港電台與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頒發「第五屆愛心獎」,肯定黃至生醫師熱情投入公益、照顧眾人身心健康,甚至立誓與病友同在,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