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報導> 2015年> 癌女病榻創作 畫「反哺」謝爸媽
癌女病榻創作 畫「反哺」謝爸媽
2015年12月20日 自由時報【記者 陳韋宗/新北報導】

2015年12月20日 自由時報【記者 陳韋宗/新北報導】

中山女中李宜錡因為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血癌),
歷經無數次化療與骨髓移植手術,仰賴父母耐心陪伴,
以及病榻上繪畫轉移住院治療的痛苦,重拾對抗病魔的勇氣;
她以「反哺」為題作畫,將感謝父母的真摯情感融入畫中,
令人感動,入選「勝安藝術獎」。
作品入選勝安藝術獎
李宜錡的畫作「反哺」,
背景為一片綠意盎然的叢林,一棵斷肢的大樹聳立,
枝頭上,小鳥口銜果實反哺母鳥;
她說,因病住院一年多,歷經無數次化療及三次骨髓移植,
父母總無微不至地照顧,這幅作品「反哺」就是要送給父母。
李宜錡表示,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學畫,國中考上美術班,
後來因課業壓力,選擇普通高中就讀,但畫畫一直是生活重心。
逐夢過程中,雖被診斷出罹患血癌,
人生承受極大挫折,
但李宜錡心中總有個聲音吶喊著︰「就畫畫吧!用畫說話。」
讓她勇敢在病榻上重拾畫筆,用繪畫轉念。
為了找回生命的色彩,李宜錡用繪畫寫日記,
將住院的心情化為圖像;出院後花了好幾天,以水墨畫完成畫作「反哺」。
媽媽說,宜錡住院期間,看著她承受化療的痛苦,內心相當不捨,
但她透過繪畫轉移化療的痛苦,找回生命的勇氣,
今年也是宜錡第二次入選「勝安藝術獎」。
「勝安藝術獎」創設於二○○五年,
為楊麒麟、盛連金夫婦紀念二十七歲早逝兒子楊勝安所創辦。
楊麒麟說,兒子很有藝術天份,希望延續他的創作精神,每年頒發藝術獎助學金;
「勝安藝術獎」也增設「熱愛藝術獎」,
鼓勵身心障礙、家境清寒、罕見疾病等學子創作,
每年幫助約一百二十位青年學子,已邁入第十一屆。
楊麒麟說,很多青年學子有藝術創作天份及熱忱,卻缺乏舞台,
因此藉由策展頒獎,讓學子獲得實際獎助,創作也能被社會大眾看見。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